3月以來,龍城市民體驗了一波回暖后的“斷崖式降溫”。目前寒潮帶來的影響仍在持續,氣溫一高一低,身體“毛病”也多起來,濕冷低溫也給老年朋友和慢性病患者帶來了諸多“挑戰”。
柳州市人民醫院許多科室為大家帶來了健康提醒和暖心舉措,一起來看看!
老人孩子孕婦防「感冒」,
慢阻肺、哮喘等患者需警惕!

氣溫的快速下降,會導致氣道免疫力減弱,功能受損,進而誘發咳嗽、胸悶、呼吸困難等呼吸道癥狀,甚至哮喘發作。在近期收治的病例中,患有慢阻肺的68歲張先生(化名)因晨練時未戴圍巾,吸入冷空氣后突發嚴重氣促被送往急診。
老年人、幼兒等免疫力較弱的人群不僅更容易患上感冒,而且哮喘、慢性支氣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等患者也更容易出現病情復發或惡化。
冬季比較常見的呼吸道疾病由病毒感染導致,除了普通感冒病毒,如鼻病毒、副流感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也是這個季節呼吸道疾病常見的病原體。除了病毒以外,還有一大部分呼吸道疾病由細菌感染導致。(流感來襲,來醫院先掛哪個科?這份就醫貼士請收好!)
在濕冷天氣下,建議適當減少戶外活動時間,加強保暖措施,特別是注意頭部、胸背和足部的防寒,以防受寒。同時,應保持室內空氣清新,減少前往人群密集的地方,正確佩戴口罩以防呼吸道疾病傳染;此外,盡可能接種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以增強免疫力。

感染性疾病科用心呵護每一位患者,通過準備一次性眼罩和耳塞幫助睡眠、制作溝通卡片方便老人準確表達需求、為需要到特定專科病房就診的患者制作就醫路線二維碼等舉措,為患者送去了溫暖與關懷。
專家支招:守住呼吸系統“三道防線"
鼻腔防線:外出佩戴保暖口罩,每日鹽水清洗鼻腔。
咽喉防線:晨起含漱淡鹽水,避免大口吸入冷空氣。
肺部防線:慢阻肺患者隨身攜帶急救吸入劑,忌清晨戶外鍛煉。
心臟不喜歡「冷冰冰」
對氣溫很敏感

大多數冠心病患者對天氣變化,尤其是寒冷天氣敏感性很高。
突如其來的寒冷刺激,會引發冠狀動脈的痙攣反應,導致急性心肌缺血、心絞痛、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老年人在冬季需妥善管理藥物,確保血壓得到有效控制。一旦感受到胸悶、胸痛、心悸、頭暈、視物模糊等癥狀,哪怕持續時間短暫,也應視為重要警示,應當及時就醫。
柳州市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為患者提供“溫暖與您同行”措施:對需要使用輪椅外出檢查的心血管住院患者提供御寒冬披,為急診介入治療的術后患者提供接診床單元預暖服務,讓患者身心都感到暖暖的。

氣溫驟降
別讓腦梗「來突襲」

由于氣溫急劇下降,加之低氣壓環境和高濕度條件,容易導致血管痙攣,血壓升高,增加中風的風險。氣溫低,上班族也要注意避免久坐引發血栓。
若感覺身體一側出現肢體麻木或力量減弱、面部一側麻木或口角歪斜、言語不清或理解語言障礙、眩暈伴或不伴嘔吐等癥狀,應立即提高警覺,并迅速前往醫院接受檢查與治療。
在柳州市人民醫院神經內科病區,為患者提供了微信視頻探視、失語交流手冊、特制護肩、健腦手指操鍛煉等一系列暖心服務,為患者的康復增添了溫馨與希望。

專家支招:心腦血管警惕“晨間時段”
◆ 起床堅持“3個1分鐘”(醒后躺1分鐘、坐起等1分鐘、床邊坐1分鐘)
◆ 高血壓患者每日早晚監測血壓,波動超20mmHg及時就醫
◆ 出現短暫或持續性胸痛、口角歪斜、肢體麻木立即撥打120
便民服務
? 醫院急診急救一體化,胸痛中心、卒中中心24小時待命,救護車“上車即入院”
? 疫苗接種門診提供流感/肺炎疫苗接種
? 24小時便民服務熱線3612345,有就醫問題可以隨時咨詢
? 互聯網醫院線上復診配藥,慢性病患者可“零接觸”取藥

寒潮不退
守護不停
轉發給有需要的家人們
筑起溫暖防護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