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21日,晚上8時30分,譚衛強電話響起——“主任!一個引產術后大出血的產婦,將馬上從鹿寨縣轉送來我院,需要我們搶救!”
譚衛強,市人民醫院產科主任,只要一接到值班人員打來的此類電話,忙碌了一天剛剛到家的她又得往醫院趕,這,對于她來說早已是家常便飯。
產婦年僅16歲,孕周不詳,在鹿寨縣某醫院做完引產手術,產出胎兒2500克,術后5分鐘突然出現大出血,搶救了好幾個小時都無濟于事。目前陰道仍有大量鮮血持續流出、血色素只有4.4克、估計失血量已超過4000毫升、已輸了18個單位紅細胞和1000毫升血漿……
——譚主任馬上了解了這名產婦的基本情況,她倒吸了一口冷氣:從年齡上來看產婦自己的身體還未發育成熟,從胎兒重量上來估算產婦已懷孕8月有余,目前持續出血不止,將很有可能危急產婦生命!
立即通知科副主任、科護士長及高年資主治醫師,立即來醫院就位!
立即通知手術室,做好手術準備!
立即通知醫務部,組織協調相關科室專家到位做好搶救準備!
立即通知輸血科,做好足夠血源準備!
——讓譚主任來指揮這一類的搶救行動,就像讓她揮手術刀一樣的游刃有余。在最短的時間內,科主任譚衛強、科副主任蒙文霞、科護士長汪津萍、副護士長林慧華,還有幾位高年資的副主任醫師、主治醫師等骨干力量集合完畢,全部處于待命狀態,等待患者送達醫院。
晚上10時30分,鹿寨縣某醫院的救護車鳴笛駛來,產婦即刻被送入產科病區,在緊急抽血、配血及化驗后直送手術室。譚主任眼前的這名產婦,三個管子輸著液,臉色蒼白,四肢冰冷,脈搏微弱,陰道仍在出血,心率150次/分,血壓70/30毫米汞柱。考慮產婦為產后大出血、失血性休克,經驗豐富的譚主任立即指揮大家各就各位,大家一起對產婦大出血原因進行初步判斷,然后對產婦進行仔細的體格檢查,果然迅速找到出血部位,并及時實施切實有效的止血手術。
說來容易做起來難,科室副主任蒙文霞介紹說,當時剖腹探查發現產婦的子宮下段有裂傷,裂傷修補好以后,再次檢查發現陰道壁有鈍裂傷,因鈍裂傷很深,加上肥胖體型,在手術中暴露較困難、縫合較困難,要仔細地查找出血點,很需要費一番功夫。經醫師們的共同配合,不僅保住了子宮,還很快將出血處迅速縫合止血,并迅速及時加壓輸血輸液。隨后,產婦血壓回升的同時,血色素提高了,脈搏、心率恢復了,產婦有救了。她們所做的手術一直持續到了3月22日凌晨2時許,產婦病情才基本控制,安返病房進行后續治療,當晚病區護士長林慧華親自對產婦進行了特別護理。
3月28日,產婦經過一個星期的后續治療得以痊愈出院,她的母親熱淚盈眶。她說,女兒年少無知犯下的錯,卻不知要生命來償還,幸虧遇上了市人民醫院產科的高明醫師,才挽回了女兒的生命,還有女兒的青春和未來。
據市人民醫院產科主任譚衛強介紹說,該院依托多學科強強聯合、高精尖醫療設備的優勢,擁有一支高水平的產科急救隊伍,包括產科、兒科、內科、外科、輸血科、手術室等精干醫護人員的團隊,組成一個搶救急危重孕產婦的醫療小組,參與柳州市及周邊縣份的危重孕產婦搶救工作,對許多基層醫院及專科醫院解決不了的孕產難題,市人民醫院產科急救小組都能將它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