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醫生,柳州市人民醫院顱腦外科的領頭羊,他的雙手挽救了多少瀕臨死亡的顱腦外科患者;作為一名教師,廣西醫科大學第五附屬醫院帶教老師外科組組長,他的教導影響了多少為健康駛航的白衣天使;作為一名學者,神經外科主任醫師,他著作了20余篇科研論文,多項科研成果獲得自治區、市級獎勵。
平日里不茍言笑、溫文爾雅的李連,是病患喜歡的專家,是領導信任的臂膀,是同事崇拜的偶像。有著20多年臨床經驗的他,在腦腫瘤、腦血管病、脊髓腫瘤、腦先天畸型的顯微手術治療和重型顱腦傷的搶救和治療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詣,他對工作嚴謹的作風、對病人關愛的態度,在廣西都享譽盛名。
談女士曾是一名因車禍導致顱內出血的患者,是李連及時為她進行了顱內血腫消除術和去骨瓣減壓術,將她從死神的身邊搶了回來。陳老伯的兒子年紀輕輕就患上了腦動脈瘤,是李連給他運用了最先進的顯微手術治療,讓他得到最大程度的康復;16歲的阿良是一名癲癇患者,他母親專程寫來感謝信,感謝主刀醫師李連的精湛技藝和高尚的醫德醫風……
類似的病例不勝枚舉。而李連卻十分低調,他總是說:“為一名患者順利做完手術那只是萬里長征開始的第一步。術后患者能否蘇醒,以及患者的神經系統功能能否順利恢復,這些都是神經外科醫生最擔心、最關注的。”在李連的意識里,神經外科醫生就像是在“雷區”工作,它要求醫生像排雷戰士一樣,步步為營地將大腦里的隱患拆除,對腦部疾患和腦部創傷的患者,一是要嚴謹,二是要關愛。他們科室的醫護人員在他的影響下,都特別認真地對待每一個病人,對于病人術后或者是心電監護儀一點小小的波動都特別重視。
顱腦外科護士長玉珍說:“李主任每天晚上總會打電話來詢問術后病人的病情,然后第二天他早早來到科室,第一個穿上白大褂進去看病人的情況。所以交班的時候,他非常清楚病人的情況,這點讓大家都非常佩服他。”
二十余載無影燈下的孜孜不倦,不斷地探索創新,李連譜寫出了一個個妙手回春的故事。今后,這位在“雷區”工作,秉著嚴謹、關愛作風的行醫人,將仍舊繼續低調地為患者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