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在老人民醫院做了腦部手術的羅小鳳隨醫院一起搬到了文昌路8號住院。新醫院漂亮、舒適的病房令她及家人非常滿意,她笑瞇瞇地說:“新醫院太漂亮了,比原來強多了。像賓館一樣……”
12月5日,記者走進新醫院住院部大樓,發現了一個特別的現象:告別過去醫院里滿眼枯燥單一的白色,大部分病區的墻壁都是鵝黃一片,病房里則掛上了草綠色的窗簾和床簾,而兒科、婦科等科室墻壁則用的粉紅色,產科的窗簾、床簾用的是紫紅色……全是令人安靜的淡雅色,在小壁燈的映照下,顯得十分溫馨、寧靜。
16樓心血管內科, U形走廊里擺放著一盆盆綠蔭植物,將病區的淡黃色襯映得更加柔和,感覺非常愜意。78歲的黃大爺坐在病床上看著報紙,非常享受地說:“新醫院太漂亮了,和老醫院那邊簡直是一個天一個地啊。比家里都還好,哈哈,我都不愿意出院了……”
細節決定品質。新醫院在許多細小的環節上充分體現了人文關懷的理念。如病區地板使用的PVC新型材料,既防滑,噪音又小;病區走廊都設有扶手,方便病人抓扶;每個護士站都配有對講系統,可跟病人對講交流;原來,許多住院病人對舊醫院里沒有衛生間配套頗為不滿,搬遷到新醫院后,每一間病房都有單獨的浴衛一體衛生間,裝修得像賓館一樣,里面還有智能化熱水刷卡系統,每天給病人提供充足的熱水。
最受病人們歡迎的是,不論是三人間還是雙人間,每一張病床都有活動的隔簾和床頭燈,需要時,將隔簾圍上,里面又是一個小環境,可有獨立空間靜心養病,打開床頭燈自己讀書看報也不打擾他人。據了解,隔簾設施也是其他醫院所沒有的。
新醫院為病人家屬也考慮得十分周全,每一張病床旁,都有一張特制的沙發。這張沙發收起來是一張椅子,拉開來是一張軟綿綿的陪人床,供重癥患者家屬陪床時睡覺。患者羅女士的姐姐最滿意這一點:“我也是五十多歲的人了,以前在老醫院只能坐在床邊?,F在好了,我累了,可以躺著?!?/p>
每一間病房里,都配備有直飲水系統、空氣凈化系統、可以與護士及時交流的床頭鈴和對講系統、供患者放行李的壁柜、在病床上還設置有吃飯用的餐板等。產科還設置了家庭式病房,矮柜、電視機、飲水機、微波爐,全部按照家庭需要設置,讓媽媽和小寶寶感受到家庭般的舒適和溫暖。
在每一個病區,護士服務臺的中央部位都設計矮一截,為的是給手腳不方便的坐輪椅的患者提供方便;每個病區離護士站最近的一間病房都設為無障礙病房,該病房的門要比普通病房門要寬,方便輪椅出入,該病房連衛生間都設有應急呼叫系統,護士能最快收到病人的呼叫信號并提供幫助。
11月17日,新人醫首日開診,記者來到外科門診采訪,各診室都是一人一診室,這是新醫院充分尊重患者隱私權的一個具體做法。每一間診室只有一位醫生,每次只允許一名病人(家屬可陪同)進入。就診實行電子叫號,候診患者坐在廊廳里等待。
在牙科,每一張治療床前都安置了一臺液晶顯示屏,醫生可根據患者的需要播放各種節目,讓患者輕松隨意地欣賞節目,減少疼痛引起的緊張,讓患者愉快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