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自治區婦聯公布了2022年度廣西三八紅旗集體名單,柳州市人民醫院護理部榜上有名。這支女職工人數近1700人、占比超過團隊總人數的93%隊伍,緣何能成為我市醫療衛生系統中唯一獲此殊榮的集體?且看柳州市人民醫院護理團隊如何展現巾幗力量,護佑人民健康——
創新考核模式:提高護士臨床綜合能力
臨床能力是確保護理質量的關鍵關節。傳統的臨床能力評價采用紙筆考試和技能考試形式,存在評價方法單一、評價不全面的問題。為解決這一問題,自2020年起,市人民醫院在全市率先將客觀結構化臨床考試(OSCE)模式運用在常態化的護理培訓中。與此同時,醫院實施護理骨干培訓選拔計劃,提出“眼中有光,臉上有笑,手中有活,心中有愛”十六字護理用人標準,并按此標準選拔優秀護理骨干擔任護士長。

市人民醫院護理部主任黃宇霞介紹,OSCE模式指的是通過具體病例模擬臨床場景來測試護理人員的臨床能力。這一模式將課本知識與臨床實際緊密結合,避免了傳統考試的偶然性和主觀性,更注重對護理人員臨床思維、護患溝通、臨床技能等綜合能力的考核。為讓這一新模式在全院順利推廣,護理部組織了2期OSCE護理師資培訓班,以理論培訓+工作坊的形式讓臨床護士進行系統學習。

考核“指揮棒”揮起來,護士臨床綜合服務能力提起來,市人民醫院護理質量逐年提升,受邀在區內多家護理院校做教學經驗分享。
提升護理服務,不斷釋放“人醫溫度”
護理服務好不好,直接關系著患者的就醫體驗。近年來,市人民醫院持續開展“人醫溫度”護理服務提升活動,在一個個服務細節中不斷釋放“人醫溫度”。

為縮短患者辦理出院手續的時間,護理部與藥房、住院收費處等多部門協作對接,找出原流程耗時長的問題,形成出院手續預辦理機制,將患者辦理出院手續的平均耗時從3小時縮短至不到1小時。為給患者提供更安靜的住院環境,醫院為病房護士配備了藍牙耳機對講系統、更換了更輕更靜音的治療車。為了解患者的真實想法,醫院組織各科室開展病友交流座談會和“換位思考服務日”活動,以患者為中心不斷改善護理工作。

醫院還推出護理服務“十不得”、“十規范”承諾書,針對護理服務工作方面患者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進一步規范護士的行為。同時開展“溫度清單”考核、“護理服務之星”等一系列評選,讓患者當“考官”,在全院營造爭相提升護理服務的良好氛圍。
彰顯抗疫擔當,圓滿完成各項救治任務
在疫情發生三年來,市人民醫院主動擔當作為,全院護理工作者成為抗疫工作的中堅力量,在各項救治任務中交出“高分答卷”。

2020年市人民醫院成為我市新冠感染定點收治醫院,護理人員堅守在預檢分診點、發熱門診、隔離病房等崗位上,為醫院實現確診病例零死亡作出突出貢獻。守好本土抗疫主戰場的同時,在各地疫情防控一線,也都留下了“柳人醫”護理隊伍奮斗的身影——2名護士參加支援湖北抗疫醫療隊,承擔重癥監護病區的醫療救治工作;127名護士先后馳援上海、海南、東興、憑祥、北海的方艙醫院及隔離病房;455名護士支援區內各地市核酸采樣工作。

2022年末疫情救治面臨新形勢、新變化,感人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雙職工護士各自在自己的崗位忙碌,以醫院為家;重癥骨干護士完成當班工作之余,第一時間趕到新組建的病區支援,一干就到深夜……護理部主任黃宇霞說,像這樣“舍小家、為大家”的故事在市人民醫院護理團隊中比比皆是,正是這樣不計個人得失的敬業精神,塑造了“呼之能來,來之能戰”的“柳人醫”護理團隊。
強亞專科建設,培養一專多能護理人才
近年來,醫療亞專科不斷細分,患者對護理服務也有了新需求——護士不僅要具備綜合臨床能力,還要掌握精湛的亞專科護理技能,能提供專業化、個性化的整體護理。

患者的需求就是醫院發展的動力。近年來,市人民醫院各專科在全面推進責任制整體護理的基礎上,以臨床亞專科為切入點,建設以專科疾病護理為框架、專科護理技術為樞紐、滿足患者疾病全程照護需求的醫護合作服務模式。每個科室成立護理亞專科,培養一專多能護理人才,讓護士“術有專攻”,運用自身專科領域的知識及專長給予病人更為優質、高效的護理服務,實現“精準護理”。
市人民醫院乳腺甲狀腺外科淋巴水腫治療專科護理團隊是護理亞專科建設的一個縮影。淋巴水腫是惡性腫瘤患者術后的一種并發癥,結合臨床需求,2019年科室派出護士參加湖南省腫瘤醫院舉辦的淋巴水腫治療師培訓,在我市率先組建淋巴水腫治療專科護理團隊開展淋巴水腫綜合消腫治療。如今,科室已組建淋巴水腫治療亞專科小組,人員已擴充至8人,為來自桂中地區乃至周邊省市的300多例淋巴水腫患者解除痛苦。
高質量發展時期,人民群眾對護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期許。柳州市人民醫院護理團隊將繼續秉承“眼中有光,臉上有笑,手中有活,心中有愛”的護理準則,持續釋放“人醫溫度”,為群眾提供優質、安全、便捷、貼心的護理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