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尊敬的患者家屬:
屏幕前的你們有照顧居家病人的經歷嘛?
你們在照顧臥床的家人時是否有發生以下這些情況,并且一直困惑著您呢?


沒錯!這就是壓瘡。
當家有病人居家休養時,有大部分人往往會因為年紀大或身體不適等問題無法自由活動身體,需要長期臥床。由于家屬護理知識和能力不足,患者常常很容易患上“壓瘡”,這不僅增加患者的痛苦,也增加家屬護理的難度,是不可忽視的問題。那聽起來如此麻煩的壓瘡,我們能預防嗎?
首先一起來了解一些壓瘡的小知識吧!
什么是壓瘡?

壓瘡(又名壓力性損傷):是居家護理常見的問題。是指由壓力或壓力聯合剪切力導致的皮和或皮下組織的局部損傷,通常位于骨隆突處。
壓力性損傷分為1期、2期、3期、4期、不可分期和可疑深部組織損傷。
那壓力性損傷一般都會發生在身體那些地方呢?
壓力性損傷多發生于無肌肉包裹或肌肉層較薄、缺乏脂肪組織保護又經常受壓的骨隆突處。請看下圖:


80%的壓力性損傷發生于骶尾部和足跟部。
患上壓力性損傷后,會因為皮膚受損引發疼痛,嚴重時會繼發感染,引起敗血癥而危及生命。所以“預防壓力性損傷發生”是目前被一致認為較為經濟的護理手段。
科學護理預防壓力性損傷家屬應該這么做?
居家老人預防壓力性損傷關鍵在于去除壓力性損傷發生的誘因,做到“五勤,一加強”:
(一)勤:勤翻身。
對于臥床老人勤翻身是最簡單最有效的壓力解除法。照護者要做到協助老人每2-4小時更換一次體位,仰臥位、右側臥位、左側臥位交替(可使用枕頭輔助)并在骨隆突處放置支撐物如軟枕、水墊等減少壓迫,翻身時應先將身體抬起,再挪動位置,避免拖、啦、推等動作,以防皮膚擦傷。有條件的可以使用專業氣墊床、30度翻身枕等器具可使用聚氨酯泡沫敷料預防保護以減少局部受壓。



使用枕頭輔助翻身平臥位、右側臥位、左側臥位交替

放置水墊減壓


受壓部位予聚氨酯泡沫敷料預防保護
(二)勤:勤擦洗。
保持皮膚清潔,要經常為老人擦洗身體。遇出汗較多、大小便失禁等情況更要隨時清理、擦洗,用溫水清洗或pH 值平衡的皮膚清洗劑;嬰兒濕巾擦拭,防止長期浸漬皮膚。擦洗時動作要輕柔,避免力量過大擦傷皮膚,禁止使用肥皂等堿性大的清潔劑直接接觸皮膚。如皮膚干燥者可以擦洗后在軀干及四肢涂抹潤膚乳。






(三)勤:勤活動。
對于長期臥床無自主活動能力的老人,照護者每日應對其進行被動肢體鍛煉,盡可能維持關節的活動性和肌肉張力,促進肢體和皮膚的血液循環,減少壓力性損傷的發生。
(四)勤:勤更換。
保持床單、被罩及衣物清潔、干燥,是預防壓力性損傷的重要措施,要做到隨濕隨換。最好為老人準備柔軟的棉質被服,在更換后一定保證床單、衣物平整,以免皺褶處壓傷皮膚。更不可讓老人皮膚直接接觸到橡皮單或塑料單,因其影響汗液蒸發,致使皮膚受熱潮濕。
(五)勤:勤觀察。
每日為老人擦洗身體、更換衣物時做到仔細觀察,看皮膚有無壓紅、水泡、破潰等現象,發現問題及時咨詢專業醫護人員,使早期的壓力性損傷盡早得到專業治療護理。
一加強:加強營養支持。
對營養缺乏、消瘦、體弱的老年人,應合理調整飲食結構,給予高蛋白、高熱量、高纖維素、易消化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進食困難者應盡早采用鼻飼法,以保證營養和水份的供給,增強機體抵抗力。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以上就是我們給大家分享的預防壓瘡的護理經驗,希望可以給大家提供一定的幫助。壓力性損傷重在預防,居家護理更重要。大家只要掌握以上知識,并做好相關護理措施,大部分的壓瘡還是可以避免發生的。為老人們創造一個舒適、健康的晚年。
柳州市人民醫院重癥醫學科是一支熟練掌握個體化的機械通氣和呼吸力學監測、多模式血液凈化、PICCO監測、亞低溫治療、BIS監測、連續顱內壓測、重癥超聲、深部體腔感染病灶微創引流、IABP、ECMO等重癥搶救技能的專業協作團隊。不論何時只要您有需求,我們隨時都在!
柳州市人民醫院重癥醫學科電話:0772-2662712,0772-2662725
24小時科室值班手機:19978264616

(以上圖片部分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編輯:韋鳳
審稿人:張理
審核:護理部 房惠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