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飲食種類豐富多樣化,很多以前見不到、吃不著的美食都被端上餐桌,特別是當代年輕朋友喜歡嘗試新奇的食物,奇特的吃法,殊不知很多人因為嘴饞,禁不住美食的誘惑而引禍上身。這個“禍”是什么呢?——它就是鮮為人知的“華支睪吸蟲病”。

華支睪吸蟲病也俗稱“肝吸蟲病”。是由華支睪吸蟲寄生于膽道所引起的以肝膽病變為主的一種人獸共患性寄生蟲病,主要通過生食或半生食的淡水魚、蝦而感染,是一種經消化道傳播的傳染病性疾病。本病主要分布在亞洲,國內發病率占2.4%,以廣東、廣西、東北各省感染率最高。據我院感染性疾病科一病區2022年1-11月數據統計,共收治肝吸蟲病212例。
我們是如何感染上華支睪吸蟲病的?
1.吃含有華支睪吸蟲病幼蟲的食物:因生食或半生食含有華支睪吸蟲囊蚴的淡水魚或蝦而感染,也可因生食魚、蝦,或由于燒、烤、炒、煎小型魚類不熟而感染。
2.廚具公用:用切生魚片的刀及砧板切熟食,用盛生魚的器皿盛食。
3.飲用受污染的水:華支睪吸蟲病可以通過水源進行傳播,飲用囊蚴污染的生水也可以受感染。

感染肝華支睪吸蟲病有何種表現?
1.輕度感染者可無癥狀,多數患者是健康體檢時發現。
2.重度感染者可出現消化不良、上腹隱痛、腹瀉、精神不振、肝腫大等臨床表現。
3.嚴重者可發生膽管炎、膽結石以及肝硬化等并發癥。

高風險人群有哪些?
人群普遍易感:人們對華支睪吸蟲病普遍易感,無年齡、性別、種族之分。感染率高低與居民生活、衛生習慣及飲食嗜好有密切關系。因此,喜歡吃生食、不注意衛生等會增加患病的幾率。

我們如何預防?
1.生活中避免食用生的、不熟的魚蝦等食物,注意飲食衛生、不飲用生水。
2.做好廚具的衛生工作,切生食、熟食用的砧板及刀具要分開,切過生肉的砧板要及時洗凈。
3.生熟食分開:烹飪、貯存食物的過程中,盡量做到生食(特別是肉、禽、海產品)和熟食分開。
4.不隨地丟魚鱗、魚鰓等,并做好糞便管理。
肝病專家提醒大家:華支睪吸蟲病是可防可治的,要想預防肝吸蟲病其實并不難,春節臨近,我們要管好自己的嘴巴,注意飲食衛生,以防“病從口入”。即使被感染了也無需太過擔心,及時就醫,及時治療即可。

柳州市人民醫院感染病科一病區專家出診時間:
袁淑芳主任醫師:周一、周三全天,周六上午(門診2樓B區9診室)
溫小鳳主任醫師:周一至周五全天(門診2樓B區15診室)
柯柳主任醫師:周二全天(門診2樓B區9診室)、周五全天(門診2樓B區13診室)
楊秀珍副主任醫師:周三全天(門診2樓B區13診室)、周五全天(門診2樓B區9診室)
李倆副主任醫師:周四全天(門診2樓B區9診室)
關愛肝病患者,呵護小心肝,我們一直在行動!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編輯:羅麗珊
審稿:袁淑芳 蒙翠蓮
審核:護理部房惠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