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資料表明,我國肛腸疾病的發病率為59.1%,每10個人當中就有6個人患有肛腸疾病。痔瘡占所有肛腸疾病中的87.2%,所以有“十人九痔”之說。

女性的發病率為67%,男性的發病率為53.9%。痔瘡病在任何年齡都可發病,而 20-40歲的人較為多見。

其中從事久站、久坐、少活動的工作的人群;偏愛進食辛辣、刺激、油膩食物的人群;還有孕婦等特殊人群的發病率較高。

得了痔瘡需不需要到醫院看病呢?
得了痔瘡后,很多人不以為然,繼續保持著不良飲食、生活習慣。有的人覺得丟人,不敢去醫院問診。只有那些疼痛難以忍受,或者痔瘡脫垂腫脹起來的,影響生活、工作,才引起注意,這才想起到醫院去看病。
痔瘡病是較為普遍的疾病,但是此類病癥容易復發,就醫治療的同時,良好的生活習慣也很重要。痔瘡病不可久拖,時間長了,嚴重影響身心健康,要及時進行治療。
今天就來了解一下預防肛腸疾病的小知識。
1.積極鍛煉身體,增強機體抗病能力。
2.保持肛門清潔:常用溫水清洗肛門,勤換內褲,便紙要柔軟,防止擦傷。
3.加強肛門功能鍛煉,是防治肛腸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久蹲、久坐、久立、久行職業的人,應經常變換體位,適當增加活動,可作提肛運動每次5-10分鐘,加強括約肌的收縮功能,促進靜脈回流,防止肛門淤血。避免久坐潮濕之地。

4.每天保持一定時間的平臥,抬高雙下肢,并作適當的活動。

5.飲食要規律,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如:白酒、辣椒、生蔥等,葷素搭配、粗糧細糧搭配要適當。可多食蔬菜,水果及多纖維食物。

6.便秘時不著急吃瀉藥,多喝水或每晨起喝溫水、淡鹽水或蜂蜜水500毫升。

7.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每日定時排便,在排便時不要玩手機、看書看報、吸煙等;勿便時久蹲,每次蹲便時間不能超過五分鐘。不要久忍大便,避免干硬糞塊對肛門的壓迫,沖擊和損傷。
8.及時治療痢疾,腸炎,慢性便秘,調節腸胃功能。
9.對肛竇炎,肛乳頭肥大,肛門瘙癢和肛門濕疹等疾病要積極治療,防止繼發痔,肛裂,肛周膿腫及肛瘺等疾。如果您已經患有此類疾病,可前往正規醫院進行治療。

柳州市人民醫院中醫肛腸科針對肛腸疾病實施的治療:
保守治療:
1.中藥熏藥治療: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2.中藥制藥涂擦治療:我科獨家秘方調制愈痔膏涂擦于患處,消腫止痛。
3.耳穴壓豆:緩解肛門疼痛、促進血液循環。
4.正確的飲食、活動指導,促進肛腸疾病恢復。
手術后康復治療:
1.術后換藥:清創、消毒,防止傷口粘連;
2.中藥熏藥治療:活血化瘀,促進傷口愈合;
3.耳穴壓豆:可緩解術后疼痛、緩解麻醉后引發的惡心嘔吐等;
4.艾箱灸:促進腸胃蠕動,預防術后便秘;
5.穴位貼敷:防治便秘、提高胃動力、緩解腹痛;
6.穴位理線、針灸等均為我科特色治療,促進術后的恢復療效顯著。
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的患者都以大“菊”為重,開始重視肛腸疾病,正視疾病,積極治療才能早日康復,享受生活。柳州市中醫肛腸科,中西醫結合專科治療特色鮮明,擅長運用中西醫結合治療各種程度的痔、肛瘺、肛裂、肛周膿腫、肛門周圍化膿性汗腺炎等肛腸疾病,結合微創與傳統的治療方式,結合西醫治療與中醫外治治療的最優方案,為病人治療疾病,大大提高了病人術后的舒適度,促進了病人的快速康復。
(以上圖片部分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柳州市人民醫院中醫肛腸科專家出診時間:
|
星期一 |
星期二 |
星期三 |
星期四 |
星期五 |
星期六 |
星期日 |
上 午 |
鄭金堅 副主任醫師 |
張燕 副主任醫師 |
肖倩 副主任醫師 |
鄭金堅 副主任醫師 |
陳禮平 副主任醫師 |
肖倩 副主任醫師 |
彭裕升 副主任醫師 |
彭裕升 副主任醫師 |
|
|
|
|
張燕 副主任醫師 |
|
下 午 |
鄭金堅 副主任醫師 |
彭裕升 副主任醫師 |
肖倩 副主任醫師 |
陳禮平 副主任醫師 |
張燕 副主任醫師 |
|
|
陳禮平 副主任醫師 |
|
|
|
|
|
|
門診地點:門診三樓中醫肛腸科第5、第7診室
聯系電話:0772-2662788
編輯:覃嘉媚
審稿:潘梅英
審核:房惠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