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開,正是跑馬拉松的好時候,全馬、半馬、越野跑,引領著全民健身的熱潮。跑馬拉松過程中,在跑步的負荷狀態下,心肺系統、肌肉骨骼都要經歷巨大的考驗,一旦超過人體耐受程度,就有可能發生猝死意外。
歐洲心臟病協會推薦的體力活動和公共衛生指南,建議馬拉松選手進行全面的醫學檢查,其中,心肺運動試驗(CPET)被認為是評估運動耐量的最佳方式,也是心肺功能檢測的金標準。
今天,柳州市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劉艷麗博士為大家科普一下心肺運動試驗。
什么是心肺運動試驗?
心肺運動試驗是一種可以通過測量氣道內的氣體交換而同步評估心血管系統和呼吸系統對同一運動應激反應情況的臨床試驗。大量研究證實,心肺運動試驗可以全面整體地檢查從靜態到動態心肺代謝功能,具有無創、客觀定量和敏感等優點,心肺運動試驗是國際上評價心肺儲備能力和心肺協調性水平的普遍且重要的臨床檢測手段。

跑馬拉松之前,為什么要做心肺運動試驗?
馬拉松是一項高負荷、大強度、長距離的極限運動。幾乎所有馬拉松賽事的《報名須知》中,都會有這樣的提示,組委會要求每一位參賽者在賽前去相應醫療機構進行體檢。然而,幾乎每年都會有關于馬拉松選手在參賽過程中猝死的案例出現。
猝死與心臟大為相關,在跑馬過程中,參賽者由于處于應激狀態,心率和脈搏都會比平時高,心臟循環系統所需的血液量和氧氣都會驟然增加,如果供給量跟不上,跑者心臟便容易出現急性缺血,出現心臟驟停的現象。心慌、頭暈便是血氧供應不足的征兆,如果不及時調整,便會有猝死的隱患。

因此,在參加馬拉松前,做一個心肺運動試驗,科學評價自身的體能狀態,可幫助預測馬拉松風險,然后根據醫生的建議選擇合適的體育運動,避免不必要的風險和傷害。心肺運動試驗是檢測心肺功能的有效利器。要聲明的是,做心肺運動試驗并不是勸退大家的日常鍛煉,更不是為了打消廣大跑友們的運動積極性。相反,正因為馬拉松是一項高強度的耐力比拼賽,只有全面了解自己的心肺功能,提前揪出潛在的心血管疾病風險,防患于未然,才能幫助我們更安心地參與跑馬。
心肺運動試驗怎么做?
心肺運動試驗,是目前整體上無創、客觀定量評估人體心、肺、代謝等多系統功能狀態的唯一臨床試驗方法。柳州市人民醫院心臟康復中心做心肺運動試驗前,會由專業的心血管內科醫師做測試前風險評估。受試者最好身穿棉質寬松運動衣褲,腳穿運動鞋,必須避免空腹運動,以免運動后低血糖。通過評估后,心臟康復醫師會給受試者戴上心電圖和血壓監測儀,以及能夠檢測吸入氧氣和呼出二氧化碳的呼吸面罩。通過踩單車或跑平板,來逐漸增加運動量,讓受試者做到最大的運動量。心臟康復醫師將記錄分析檢查的全過程,包括受試者在運動狀態下的攝氧量、二氧化碳排出量、心率、血壓、心電圖等一系列生命體征指標,以此評估受檢者的心肺儲備能力能否匹配跑馬等高強度運動,是否存在運動風險等。

哪些人需要做心肺運動試驗?
除了普通跑友,還建議以下人群每年定期做心肺運動試驗,一旦發現問題就可盡早處理。
1.有心血管危險因素的人群,比如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肥胖、吸煙、酗酒等。
2.已確診為心臟病、心力衰竭的患者,有心腦血管疾病家族史的人群。
3.長期缺乏運動鍛煉、工作生活壓力大、經常熬夜晚睡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