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齡化形勢愈發嚴峻的當今社會
引發腰腿疼痛的腰椎退行性疾病
已成為中老年人健康的“頭號殺手”
讓無數中老年人飽受折磨
柳州市人民醫院脊柱外科團隊
僅通過0.8cm的皮膚小切口
巧妙完成內鏡下腰椎管擴大減壓術
一改傳統脊柱手術“動大刀”的方法
讓飽受折磨的患者安享老年生活
九旬老太腰腿疼痛夜不能寐
近日,89歲的邱奶奶因為“反復腰痛、左下肢疼痛多年”到我院脊柱外科住院治療。據了解,邱奶奶腰痛及左下肢疼痛病程已長達10余年之久,長期反復的腰痛、左下肢疼痛嚴重影響了她的生活,站立、走路都會導致疼痛加重,甚至影響了睡眠。邱奶奶經過了多次的保守治療后疼痛仍然反復發作,她的家屬得知柳州市人民醫院脊柱外科已成熟開展脊柱微創手術治療,便決心前來就診。
微創手術0.8cm切口解頑疾
邱奶奶入院后查腰椎磁共振顯示L4/5椎管嚴重狹窄,神經根受壓,明確診斷為腰椎管狹窄癥。腰椎骨狹窄癥是老年人群常見的腰椎退行性疾病。狹窄可以發生在中央椎管、側隱窩以及椎間孔等部位,由于椎管或神經根管的狹窄,致使椎管內神經受壓,神經功能障礙,可表現為腰痛、下肢疼痛或麻木,隨著病情的發展可出現下肢運動及感覺障礙。


關于腰椎管狹窄癥的治療,手術減壓是基本原則。以往傳統開放手術治療雖然減壓充分,但需要廣泛切除脊柱后柱結構,創傷大,容易引起脊柱階段的醫源性不穩,并發局部血腫、粘連、瘢痕形成等。考慮到患者89歲高齡,要是實施傳統的開刀手術,存在手術創傷大、出血多、手術并發癥及后遺癥多、手術和麻醉風險大等劣勢,患者術后恢復起來比較困難。而且患者及家屬懼怕開放手術,強烈要求微創手術治療。
我院脊柱外科主任胡朝暉博士帶領的團隊決定以微創的方式解除患者的腰椎管狹窄。該微創術式為內鏡下腰椎管擴大減壓術,完全在內鏡下進行,只需0.8cm皮膚切口,具有創傷小、出血少、無需插管全麻、手術時間短、術后恢復快等優點。雖然微創手術具有很多優點,但像邱奶奶這樣腰椎管狹窄嚴重的患者,要通過0.8cm大小的切口在內鏡下進行椎板切除擴大減壓、增生黃韌帶切除、椎間盤切除、神經根管減壓,且需避免馬尾神經和神經根的損傷,需要非常嫻熟的內鏡操作技術。

在完善術前檢查,排除手術禁忌,充分做好術前準備后,該手術由微創手術經驗豐富的羅同青副主任醫師主刀。因患者高齡,該手術在局部麻醉+靜脈麻醉下進行,術中麻醉醫師一刻也不敢放松,緊盯監視器屏幕,不斷監測病人的各項生命體征,及時調整藥量,認真配合手術醫生,保證手術順利進行。經過約2小時,成功解除了患者的腰椎管狹窄及神經根壓迫,術中出血約10ml,手術順利,沒有出現神經損傷等并發癥。


手術后復查腰椎MRI顯示:相應的椎管狹窄及神經根壓迫已解除,手術后第2天邱奶奶便可下地行走,腰痛及左下肢疼痛緩解,復查腰椎磁共振見L4/5左側狹窄已完全解除。手術后第4天,患者順利出院,沒有出現任何手術并發癥。

我院全內鏡微創手術破千例
隨著微創技術的發展,全內鏡技術已經成為目前治療腰椎退變性疾病最為微創的手段,其療效和經典的顯微內窺鏡下椎間盤切除術相當,但創傷更小、術口康復更快。由于手術技巧的提高、光學設備系統及手術操作器械的改進,全內鏡應用范圍在不斷的拓展。
近些年來,我院脊柱外科加大開展椎間孔鏡下椎間盤摘除術、椎間孔鏡下椎間融合術,微創腰椎外側椎間植骨融合術、經皮椎弓根螺釘內固定術等創傷小、恢復快的手術方式。隨著微創及內鏡技術的大力開展,擬打造出柳州的脊柱內鏡中心。與此同時,繼續注重前沿新技術的跟蹤、引進和開展。目前,我院已成功開展上千例全內鏡微創手術,獲得了較好的手術效果及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