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都說女人生孩子是到“鬼門關”走一遭,因為生產時有可能遇到許多危重癥:重度肺動脈高壓、羊水栓塞、產后失血性休克等等。這些突如其來的病癥往往會讓即將為人母的女性致殘、致傷,甚至致死。如何將產婦從“鬼門關”前拉回來?如何與“死神”搏斗守護新生命的降臨?自治區臨床重點建設專科——市人民醫院產科最有發言權。
化險為夷保母嬰平安
一聲啼哭,一個新生兒誕生,如此清脆的聲音在“柳人醫”產科主任蒙文霞耳畔響起,已然不知有多少回。去年11月,32歲的藍女士孕34周時遇上了“沉默殺手”——重度肺動脈高壓,面臨心肺功能衰竭、肺栓塞、猝死、胎死宮中等一系列危險。蒙文霞帶領產科團隊聯合院內重癥醫學科、兒科、麻醉科緊密協作、迎難而上,進行緊急剖宮產術。手術僅進行3分鐘,被取出的胎兒呼吸道暢通后發出了響亮的啼哭聲,藍女士也在ECMO的輔助下成功進行了肺CTPA檢查及處置,脫離生命危險。像這樣“生死時速”化險為夷的危重癥孕產婦救治,在“柳人醫”產科已是司空見慣。

“目前專科病區床位共75張,我們依托綜合三甲醫院的綜合學科實力,開展介入性血管栓塞止血、腹主動脈球囊封堵術、難治性產后出血治療術等高難度復雜手術,接受柳州地區乃至桂中地區危重孕產婦轉診,連續多年無孕產婦因產科因素死亡。”蒙文霞說,科室醫療服務能力的提升,離不開專科人才隊伍的建設和科研課題的促進。目前產科有正高級職稱3人、副高級職稱16人,碩士研究生6人,學科的高、精、尖人才隊伍還在不斷擴大。科室鼓勵中級職稱以上醫師確定個人亞專業方向,鼓勵中青年骨干積極撰寫科研論文,申請科研課題,目前有多項課題在研,充分體現出自治區臨床重點建設專科醫教研綜合發展的實力。

貼心服務情暖患者心
對迎接新生命的家庭來說,確保母嬰安全是重中之重,在過程中享受貼心省心的服務也必不可少。“柳人醫”產科不僅是危重癥孕產婦的“保命人”,更是萬千家庭的“貼心人”,想人之所想,急人之所急,讓迎接新生命的喜悅更濃。

“在我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產科門診及病房均開通了孕產婦專用電梯,還完成了負壓隔離產房、隔離病房的建設,確保了孕產婦‘零’感染。”蒙文霞說,科室還利用“桂婦兒系統”對孕產婦進行網絡化管理,門診設立專人負責資料錄入、信息填報、高危孕產婦專項管理、追訪反饋。科室還積極開展瑜伽、分娩體驗等多種形式的孕婦教學課程,并針對孕中期、孕晚期、產后等不同階段設立不同的微信群,通過線上線下授課普及孕產期保健常識,為寶媽們答疑解惑,消除其不安情緒。

“作為自治區臨床重點專科建設單位、國家級母嬰安全服務優質單位,我們應該承擔起保障桂中地區母嬰安全的社會責任。”蒙文霞表示,科室還利用技術力量輻射周邊地區,與多個社區及縣級醫院產科建立了網絡聯系,有計劃地對基層醫院及社區醫院進行專科技術培訓,多次參與指導下級醫院危重孕產婦搶救工作,讓基層孕產婦同樣享受到“柳人醫”產科的優質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