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媽媽抱你去曬太陽……”連日來,龍城天氣晴朗,30歲的市民韋女士與家人一起帶著孩子外出游玩。公園里、草坪上,處處留下她和孩子嬉笑玩鬧的身影。
就在不久之前,韋女士還是一位甲狀腺乳頭狀癌癥患者,術后出現了聲音嘶啞等不適癥狀。幸運的是,她遇到了市人民醫院中醫科團隊,在中醫藥治療幫助下,她逐漸恢復了正常交流的能力,可以陪伴年幼的寶寶快樂成長。
前不久,韋女士在我市一家醫院進行了甲狀腺全切術,術后出現聲音嘶啞的情況,四處尋醫都找不到解決辦法,這讓剛升級為媽媽的她焦急萬分。

在朋友介紹下,她抱著希望來到市人民醫院中醫科,向擅長治療疑難雜癥的中醫科主任盛正和尋求幫助。在堅持服用中藥,并按照飲食建議進行飲食的兩周時間里,韋女士逐漸恢復了正常說話的能力,也才有了文章開頭的溫馨一幕。
與韋女士相似情況的患者,在市人民醫院中醫科很是常見。為何一個中醫科室會關注到癌癥患者術后的康復治療呢?盛主任道出了緣由:患者需要什么,我們就醫什么!
原來,早在2020年,曾有一位甲狀腺癌術后患者來到市人民醫院中醫科,患者本意是希望通過中醫藥來調整身體狀況。問診期間,盛主任發現患者說話聲音嘶啞、吐字不清,且患者自述說話有種被“掐著脖子”的壓迫感,交流十分不暢。

結合患者情況開藥后,盛主任陷入了沉思:現代人生活、心理壓力驟增,甲狀腺病變越來越頻發。不少患者進行手術切除后,都面臨著術后帶來的局部炎癥和水腫,局部神經、組織被壓迫等不良癥狀,而此前并沒有相關??朴休^好的解決辦法。那么,中醫可以為這些患者做些什么呢?
此后的一年時間,盛主任與團隊結合中醫古方和現代醫療技術,深入探討研究,并在幾位甲狀腺癌術后患者的信任下,在患者術后水腫期間使用中醫藥干預治療。

“我們主要是以健脾化痰、行氣散結、利咽開音為法,擬定中藥處方,并采取針灸等中醫外治的治療方法,提供飲食方面的指導。”盛主任說,結果十分令人欣喜,大部分患者術后1至2周內,聲音嘶啞問題都得到了極大緩解。鑒于此,他帶領團隊逐漸將此方進行推廣,得到了患者的廣泛好評。
守正創新讓中醫綻放光彩
“近年來,從國家層面到地方層面,都積極推動中醫藥發展,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醫藥作用凸顯,中醫藥治療方法也越發獲得大家的認可。”盛主任說,作為中醫專家,應守正創新,讓中醫綻放更多光彩。
在市人民醫院被評為全國綜合醫院示范中醫藥工作單位的大背景下,該院在推廣中醫藥發展,助力中西醫結合方面持續下功夫,各西醫科室與中醫科形成了良好聯動。

“比如在一些西醫科室,當患者出現發熱、睡眠障礙、胃腸紊亂等反復發作的癥狀時,我們中醫會及時介入,配合西醫打好‘組合拳’,取得了不錯的成果。”盛主任說,這樣的融洽配合后,患者對中西醫結合療法的認可度與接受度逐漸提高。
目前,市人民醫院中醫科涵蓋中醫內科、中醫治未病中心、中醫骨傷、針灸、中醫婦科、中醫肛腸等??崎T診,在以病人為中心的前提下,注重整體觀念、辨證施治,不斷開發具有中醫傳統特色,經濟、便捷的各種“綠色療法”。

例如,中醫內科可開展關節腔穿刺、注射藥物和沖洗等診療技術,并開發了一系列如痛風煎等中藥協定處方。中醫治未病中心根據患者個體體質差異,采用三伏天、三九天穴位埋線、保健灸、中醫飲食療法調理,改善患者體質,提高患者抗病、防病能力。除此之外,還充分運用銅砭刮痧、扶陽罐、艾灸、拔火罐、耳穴貼壓、中藥燙熨等中醫護理技術和辨證施護,為患者提供具有中醫特色的護理服務。

盛主任介紹,當前中醫科會診量已從每月300多個上漲至近3000個,從這個數字就能看得出醫院對中醫藥發展的大力支持,以及中醫價值在臨床上的不斷體現。“今后我們會繼續加強中醫藥人才儲備,開展各項有助于中醫藥發展的科研、臨床和教學,努力實現中醫服務臨床科室全覆蓋,為更多患者帶來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