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逾古稀的楊阿婆打小記事起左臉上就開始長出一些密密麻麻的“肉球”,隨著年齡增長,“肉球”面積逐漸增大且蔓延到頸部。這對她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家里人也十分苦惱,多年來四處求醫但是并沒有得到解決方案。
就這樣,楊阿婆只能留長頭發,穿高領衣服對這些“肉球”加以遮掩,刻意逃避旁人的目光生活了60年……
半年前,楊阿婆臉上的“肉球”開始逐漸發生了變化,有一些開始變大、變癢、變粗糙,女兒讓她去醫院看一看。
“幾十年都解決不了的問題,現在能有什么辦法。”楊阿婆心想,耐不住女兒三番五次的勸說,她最終還是來到了柳州市人民醫院口腔科。

口腔科副主任醫師劉彥杰接診了楊阿婆,他仔細檢查其面部密密麻麻的“肉球”。“這些小瘤子是典型的皮脂腺痣,局部變大、變粗糙是因為時間長了發生局部惡變。”劉彥杰醫生向楊阿婆及其家屬解釋道,皮脂腺痣是由皮脂腺構成的一種錯構瘤,又稱器官樣痣。多于出生時或出生后不久發病,好發于頭面部或頸部,尤其見于頭皮。大面積皮脂腺痣看起來會讓人有很嚴重的不適感,手術切除治療皮脂腺痣是最有效的辦法。
楊阿婆面部的皮脂腺痣雖然面積很大并且還有局部惡變,但還是能夠完整切除的,最具挑戰性的,是皮脂腺痣切除后面頸部、外耳道大面積缺損皮膚應該如何修復。

為了解決楊阿婆的難題,口腔科團隊開展了聯合診療,仔細討論后制定了完善的治療方案。手術將分兩期進行,第一期手術將惡變的一部分切除,形成的大面積缺損使用左側腹部全厚皮片修復;第二期手術在第一期手術后三個月進行,切除另一部分病變,并切除外耳道病變,外耳道的缺損使用右側下腹部的全厚皮片修復。由于耳朵部位結構復雜,植皮后需要用VSD持續吸引,可以增加皮片存活率。
由于手術需要剃發,楊阿婆又陷入了糾結,頭發是她幾十年來遮掩病變的手段,這一下把頭發剃了,該如何面對未來的生活呢?
“阿婆,您放心,臉上的病變醫生會幫您處理的干干凈凈,您以后都不用拿頭發來遮擋了,而且術后還可以戴假發,沒有關系的。”經過醫護人員的耐心勸說,楊阿婆最終下定決心,在術前剃了頭發。

第一期手術順利完成,經過長達1周的VSD吸引,阿婆拆掉包扎敷料,效果很理想,她懸著的心終于放了下來。
3個月后,二期手術外耳道的植皮也順利存活,困擾楊阿婆長達60年的煩惱終于去除了!

近日,楊阿婆帶著一面寫有“醫德高尚暖人心,醫術精湛傳四方”的錦旗送到了柳州市人民醫院口腔科醫護人員手上,表達其深深的感激之情。
“幫助更多患者重獲美麗笑容,是我們堅持努力的目標,非常感謝患者對柳州市人民醫院的信任,是他們的支持讓我們有動力繼續前行。”口腔科醫護人員表示,大家將繼續秉承“以人民為中心”的宗旨,以精湛的技術、貼心的服務造福更多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