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28日-4月3日是第6個“中國麻醉周”,主題為“無我,手術曾經痛苦難耐;有我,安全無痛得以保障。”在第6個“中國麻醉周”來臨之際,讓我們為您揭秘神秘的麻醉醫師們,如何通過精細化麻醉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作為一名麻醉醫生,要有虎的膽量,鷹的眼睛,豹的速度!”柳州市人民醫院麻醉科主任游志堅博士說。
日前,麻醉科成功運用精細化麻醉的理念,為一名危急患者順利手術保駕護航。王先生(化名)2020年不幸患上了喉癌,手術后定期進行放化療。近期,該患者出現了胸悶氣緊、咳痰加重、痰中帶血的癥狀,于是來到柳州市人民醫院就診,被診斷為腫瘤復發,如不及時再次手術后果將不堪設想。

對于身經百戰的手術醫生及麻醉醫生來說,這本身是一臺常規的手術。然而火眼金睛的麻醉醫生在術前的例行訪視時發現了一個問題:患者肺部CT顯示有一段氣管明顯狹窄,內徑僅4mm左右,小于適合成人的各型號氣管導管內徑,存在明顯的氣管插管困難。這就給麻醉帶來了不小的挑戰,如果麻醉誘導后插管失敗,患者的處境將會十分危險。

同時,醫生發現該患者喉癌術后,術口瘢痕增生,且多次放化療,局部皮膚組織纖維化變硬,更關鍵的是腫瘤復發的位置正是氣管切開的定位點。氣切過程中極可能會損傷腫瘤,出血較多,人工氣道也難以建立。

經過術前討論,麻醉團隊為患者制定了周密詳細的插管方案。手術當天,游志堅主任親自上陣,一邊關注患者的情況,一邊有條不紊地指揮大家換管,手里熟練快速地進行著操作。最終在極短時間內插管成功,保證了患者的安全,使手術得以順利進行。最終,這臺手術在耳鼻咽喉科醫生精湛的技術及麻醉團隊的全力護航下取得了圓滿成功。

如果說一臺手術像一場戰爭,麻醉醫生便是一馬當先的前鋒。因為麻醉是手術的基石,只有良好的麻醉奠定安全的基礎,手術醫生才能安心地發揮自己的能力,為患者解除病痛,兩者團結協作,缺一不可。每位患者的病情都有自己的獨特性,有時候我們能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無法預知的危險潛伏在暗處伺機而動,所以開展精細高效的麻醉管理對于提高手術室工作質量有著重要意義。

此次事件中,游志堅主任帶領麻醉團隊從氣道評估到物品準備,從實踐操作到細節處理,處處體現出了精細化麻醉的理念,展示出了超凡的臨場決策力,體現了麻醉醫生的果敢與高效,責任與擔當,正驗證了本文開頭他所說的那句話。未來,柳州市人民醫院麻醉科團隊會繼續與各外科團隊團結協作,共同為廣大患者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