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計劃在春節期間參加健身運動,補一補平時運動上的“欠賬”。雖然利用長假健身是件好事,但強身健體更要講究適量,特別是對于“陽過”的人群,要格外注意。如何實現健康科學的鍛煉,來聽聽柳州市人民醫院運動醫學科副主任韋釗嵐的建議。
“春節期間,應該注意控制好體重、情緒和飲食。運動既可以改善心肺功能、提高機體的適應能力,也能改善和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表f釗嵐說,無論做哪種體育鍛煉都要注意兩點:一是要積極主動,二是不能過量。
要根據自己的年齡、身體狀況和興趣來選擇合適的運動方式。無論是瑜伽、太極拳等一些適合居家的健身方式,還是戶外活動,只要自己喜歡,往往更能堅持下去。

對于大多數人來說,什么樣的運動強度和時間能達到較好的效果?韋釗嵐表示,一般來說,最基礎的力量訓練推薦達到半小時。針對日常的鍛煉,每個人的差異較大,但有一個判斷運動強度的簡單方法,就是在運動的時候還能和別人說上幾句話,這種呼吸比較協調的狀態是比較適宜的。如果在運動時還能唱歌,說明運動量不夠,如果連話都說不出來,說明運動強度過大。

專家建議,每天可以進行少量多次的活動,比如將一天的鍛煉時間分為幾個15分鐘,要注意循序漸進,逐步增加強度。如果一味追求挑戰極限,在身體過于疲勞時反應能力會下降,高強度的練習容易造成運動傷害。對長期伏案工作的年輕人,或是平時鍛煉較少的人,更需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對于老年人來說,可以把時間和強度再放低一些,運動期間心率最多不要超過休息時心率30至40次。

針對剛剛“陽”過的病人來說,開始運動前,應根據感染時癥狀嚴重程度以及是否出現心臟、呼吸系統籌癥狀進行針對性的篩查。確保安全的情況下,至少從癥狀消失7-14天后逐步開始恢復運動,同時密切關注癥狀是否反復。重新開始運動之前,日常生活活動應該不覺得費力,并且能夠在平地上行走500米而不會感到過度疲勞或呼吸困難。開始恢復運動時,逐步增加短時間的運動次數,然后再是延長運動的時間,最后再根據自身的情況,增加運動的強度。切不可認為“陽”過后就可以正常的做劇烈運動。
為了盡量避免運動時受傷,運動前后進行充分的熱身和拉伸非常重要。尤其在天氣寒冷的冬季,韌帶和肌腱的柔韌性和反應能力往往會差一些。專家提醒,運動過程中覺得疲勞要及時休息。

“最容易發生運動傷害的因素有3個:一是受過傷的部位,受過傷的部位很容易再次受傷,所以要格外注意;二是協調性不好;三是肌肉力量不足?!表f釗嵐強調,在做一些體育項目時,也要配合一定的肌肉力量和身體素質的訓練,不僅能夠提高機體協調能力,也能降低受傷的幾率。

一旦運動后出現受傷的情況,應首先冰敷,每天可以冰敷3到4次,每次不超過15分鐘,減少組織的水腫。針對如何判斷受傷嚴重程度,韋釗嵐也給出了建議:如果半小時內受傷部位就腫起,說明受傷較嚴重,應及時前往醫院;如果休息后第二天才腫起來,而且不影響關節活動,可以繼續觀察;如果受傷超過3天,疼痛感沒有明顯下降或加重,也建議去醫院進行治療。
春節期間,無論是戶外運動,還是居家活動,不僅要“動起來”,也要注意科學適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