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醫學專家談 |崴腳后想要快速恢復運動能力,該怎么辦?
崴腳后,怎么快速恢復運動能力?
在完成踝關節扭傷急性處理后,大家最關心的一個問題就是怎么樣才能夠快速地恢復運動能力,從而回到運動場上。
通過固定,可以幫助踝關節的韌帶愈合,但同時,關節里面也形成了大量的瘢痕組織。
關節活動度訓練
包括跖屈、背伸、內翻和外翻等動作。


跖屈 背伸


內翻 外翻
進行關節活動度訓練時要注意幾點:
第一,一定要有家屬協助完成。自己進行訓練,是很難達到理想角度的。
第二,并不是來回的對關節進行活動,而是緩慢的到達最大的角度,同時要到達疼痛的角度,如果不疼是沒有效果的。要堅持5分鐘,然后再換一個角度,到達疼痛的角度,然后堅持5分鐘。每個角度練習5分鐘,共20分鐘,
練習后需要進行冰敷。在關節活動度訓練的過程中,實際上是把一些瘢痕帶給松開了,松開的同時也會有少量的滲出和出血,所以訓練后進行冰敷,可以減少后期關節的腫脹。
肌肉力量訓練
1提踵(踮腳)
單腿或者雙腿
手輕搭
身體不要前傾
15次-20次一組,一天兩組
訓練后小腿后側酸脹
2彈力帶內外翻
坐位
彈力帶固定
膝蓋不動
模仿雨刷器
15次-20次一組,一天兩組
訓練后小腿內外側酸脹
3翹腳走
腳尖往上勾到最大并保持住
膝蓋,髖正常運動
一天200步
訓練后小腿前側酸脹
平衡訓練
單腳站立
睜眼
光腳
平地或者瑜伽墊
每次盡量堅持到15s,每天20次
睜眼單次30秒后,可以閉眼訓練
踝關節韌帶損傷之后,不光是韌帶結構組織本身發生了改變,局部的本體感覺,或者說一些神經支配也會減弱,這個時候通過平衡訓練,反復的模擬快要崴腳的動作,可以重新建立大腦以及肌肉對于局部肌肉的控制,這樣的話就會減少后期的崴腳發生。
當然除了這些之外,如果大家對運動機能要求更高,還需要做一些靈敏度的訓練,這些訓練的動作對于大家提高運動機能,恢復運動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訓練原則
1.無痛訓練

無痛訓練僅適用于肌力和平衡訓練。進行關節活動度訓練需要出現疼痛,否則是沒有效果的。
2. 9秒原則

同樣也是針對肌力和平衡訓練。進行關節活動度訓練,每個角度需要堅持5分鐘。
3.運動疲憊

(轉載自北京大學第三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