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到崗后,僅用時3個月就讓三江侗族自治縣良口鄉中心衛生院科室診療能力得到全方位提升;憑借突出的才能,不到半年便被破格任命為良口鄉中心衛生院院長;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充分發揮家庭醫生團隊“守門人”作用,通過聯防聯控網格化監測工作有效防止疫情蔓延。這名帶領衛生院不斷取得新突破、獲得良口鄉百姓交口稱贊的全科醫生,正是我市農村訂單生、市人民醫院規培生的優秀代表——吳海中。
其實早在今年1月7日,吳海中就作為畢業生代表,在全國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培養10周年工作會議上進行發言(全國僅兩名)。談及成績的取得,他直言與市人民醫院三年的規培經歷分不開。
吳海中的規培經歷,要從2015年開始說起。那一年,年僅26歲的他以訂單定向免費醫學生的身份結束在廣西醫科大學全科醫學院的學習后,來到市人民醫院進行為期3年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并于2018年8月完成培訓。同年9月,他返回到簽約單位——廣西三江縣良口鄉中心衛生院工作。
懷揣著提升基層醫療服務水平、造福家鄉人民的夢想,他即將在這里奉獻自己的青春熱血。
然而,豐滿的理想遇上的卻是骨感的現實。良口鄉地理位置偏僻,經濟條件落后,衛生院醫療條件極其匱乏,X光設備因為無人操作而閑置,彩超、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等設備根本沒有,再加上醫護人員學歷普遍低,醫護人員平時只需處理一些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患者。對于初來乍到的吳海中來說,要在這里實現夢想實在是困難重重。
“當時我剛從三甲大醫院學成歸來,感覺一身本領在基層衛生院似乎無用武之地。”吳海中說,雖然有些沮喪,但“滴水之恩,當以涌泉相報”,一想到國家的培養和村民的期望,他毅然決定堅守下來。
5年的系統醫學教育和3年的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給了吳海中戰勝一切困難的底氣和砝碼。他利用本科學習和住培期間學到的知識,以熱愛基層醫療事業的情懷和果敢,積極主動承擔起科室帶教任務,培訓醫護人員病歷書寫、就診流程、無菌操作、合理用藥等。僅僅3個月,科室診療能力就得到極大提升,突出的才能讓吳海中不到半年便被破格任命為良口鄉中心衛生院院長。在任院長的一年多時間里,他不斷完善衛生院的各項管理制度和績效改革方案,并利用醫共體建設契機,擴展服務項目,實現軟硬件全面提升。
如今,良口鄉衛生院門診患者由最初的每天一兩個變成現在的每天20多人,普通肺炎、糖尿病等常見病、多發病、慢性病患者都能在“家門口”得到規范化治療。吳海中不僅對工作充滿了激情,對未來也充滿了信心。“有困難就找吳醫生”,成為家鄉人民對他最大的認可。
作為市人民醫院2015年開始招收的第一批本科畢業全科專業學員,吳海中的出色成績讓全科基地的老師倍感欣慰,也讓全科的學弟學妹們對未來的職業生涯充滿希望和憧憬。回想在市人民醫院全科基地學習的三年,吳海中的體會是“痛,并快樂著”。
在吳海中看來,市人民醫院對全科醫生的培訓不僅僅針對疾病和技術的掌握,還注重培養特定的專業素質,包括嫻熟的業務技能、豐富的臨床知識和寬廣的全科思維、出色的管理能力、強烈的人文情感以及執著的科學精神等。“寶劍鋒從磨礪出”,正是規培這三年夜幕下的寒窗苦讀,急診搶救室的揮汗如雨,高強度快節奏的全科臨床輪訓等全方位培養,才磨礪了他吃苦耐勞、堅韌不拔的品質,讓他在后來的工作中除了懂業務,還能抓管理、修設備、做財務、管后勤。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他也能充分發揮全科全能群眾健康“守門人”作用,帶領良口鄉衛生院全力做好預防控制、醫療保障、村組隨訪、宣傳引導等工作。
“這些年,柳人醫全科基地帶領全科基地全科學員扎根領域、深入探索,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像吳海中一樣的全科全能型人才。畢業后,他們身穿白大褂扎根鄉鎮,助力國家基層醫療發展。”市人民醫院教學部副主任潘冰冰表示,當前基層衛生事業發展如火如荼,全科醫生有了更好展現自己的廣闊舞臺。市人民醫院基地老師結合國家需求和個人需求,言傳身教幫助他們在專業方面、管理方面不斷攻堅克難,成為國家基層醫療建設的開拓者。全科畢業生畢業后,醫院也會持續關注每位學員的成長,成為他們今后工作中的堅實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