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3月21日“世界睡眠日”當天,柳州市人民醫院整合神經內科、兒科、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中醫科、麻醉科等專科力量,在門診大廳開展“睡眠健康 優先之選”大型義診活動,為公眾普及睡眠健康知識,提供專業診療建議。

活動現場,專家團隊針對失眠、打鼾、兒童睡眠障礙、晝夜節律紊亂等常見問題,為市民提供一對一免費咨詢。神經內科為失眠患者提供個體化診療意見,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幫助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患者查看便攜式睡眠設備是否佩戴正確,中醫科通過脈診、舌診為患者定制調理方案,兒科為家長解答兒童夜驚、入睡困難等難題,麻醉科給患者普及舒適化睡眠方案等。活動現場還發放了《睡眠健康手冊》,內容涵蓋睡眠誤區解析、科學助眠技巧等實用知識。

“我一直以為打鼾是睡得香,今天才知道可能是呼吸暫停,專家建議我做進一步檢查,真的太及時了!”市民張先生感慨道。多名學生家長表示,通過咨詢掌握了培養孩子規律作息的方法,受益匪淺。神經內科一病區副主任李杰博士提醒:“許多人對睡眠障礙認知不足,長期忽視癥狀可能導致免疫力下降、心血管疾病等風險。早篩查、早干預是關鍵。”

從兒童到老年人,睡眠健康貫穿一生。若長期存在入睡困難、夜間頻繁覺醒、白天嗜睡、打鼾等癥狀,建議及時到柳州市人民醫院睡眠障礙專病門診、舒適化睡眠門診或鼾癥門診就診。通過專業的睡眠評估,可提供如多導睡眠檢測、認知心理評測、睡眠通氣定位診斷(耳鼻喉、口腔、呼吸)、影像電生理、生化其他檢查來幫助患者診斷各種睡眠障礙,為患者治療和改善睡眠問題。
關于睡眠健康你需要知道的
1. 睡眠不足的危害遠超想象
◆ 生理層面:長期睡眠不足會削弱免疫力,增加感冒、腸胃炎等感染風險;擾亂血糖代謝,誘發糖尿病;血壓升高,加劇動脈硬化等。
◆ 心理精神層面:長期睡眠不良會導致反應遲鈍,學習工作效率下降,還會誘發焦慮、抑郁等問題。
2. 你的年齡該睡多久?
◆ 嬰幼兒(0-3歲):12-16小時,睡眠促進大腦發育。
◆ 學齡兒童(6-12歲):9-12小時,不足會影響身高增長和學習能力。
◆ 青少年(13-18歲):8-10小時,熬夜學習反而降低效率。
◆ 成年人:7-9小時,少于6小時易導致代謝紊亂。
◆ 老年人:6-7小時,但需關注睡眠質量,避免片段化睡眠。
3. 改善睡眠的“黃金法則”
◆ 環境優化:臥室溫度20-24℃、濕度40%-60%,遮光窗簾+靜音環境有助深度睡眠。
◆ 行為調整:
o 睡前1小時遠離手機、電腦,藍光抑制褪黑素分泌。
o 晚餐清淡且不過晚,避免胃食管反流影響睡眠。
o 午后避免咖啡、濃茶,酒精雖助眠卻降低睡眠質量。
◆ 心理調節:正念冥想、腹式呼吸可緩解焦慮;白天適度運動(如快走、瑜伽)能提升睡眠動力。
規律的睡眠時間是健康睡眠的保障。提倡順應四時,起居有常。保持規律的入睡和起床時間,維持穩定的生物節律,成年人推薦晚上10-11時入睡,早晨6-7時起床。老年人推薦晚上10-11時入睡,早晨5-6時起床。
4. 警惕這些睡眠障礙信號
◆ 失眠癥:入睡超30分鐘、夜間覺醒≥3次、早醒且無法再入睡,持續1個月需就醫。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夜間打鼾伴呼吸暫停、晨起口干頭痛、白天嗜睡,可能引發心梗、腦卒中。
◆ 不寧腿綜合征:睡前雙腿酸麻、需活動緩解,常導致入睡困難。
5. 科學治療,告別睡眠困擾
◆ 醫學干預:呼吸機治療鼾癥、認知行為療法改善失眠、藥物短期輔助調整節律、輔助物理治療等。
◆ 中醫調理:中醫治療睡眠障礙的方法很多,如中藥湯劑、中成藥、中藥膏方、中藥茶飲、針灸、推拿按摩、耳穴治療、芳香療法、五行音樂療法以及飲食調理、情志調節、導引療法等,需根據患者的具體證候辨證施治。
◆ 生活處方:固定作息時間,周末補覺不超過1小時,避免打亂生物鐘。調整飲食、運動和作息,改善睡眠環境,調節心理壓力等。
睡眠是健康的基石
更是生命的饋贈
從今夜開始
關掉手機、調整呼吸
給自己一場高質量的睡眠修復之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