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現代化的醫院,是一個城市建設發展和人民就醫需求的必然趨勢。新人民醫院按照目前最先進的理念設計而成,而其智能化的管理設施更是體現了其人性化、自動化、精細化的一面。看病就醫刷一下卡,輕松便捷;住院時看看前沿信息、聽聽舒緩音樂,也將給患者帶來輕松舒暢的心情。
日前,記者走馬觀花,領略了高科技打造現代化醫院的神奇風采。
新醫院“一卡通”系統經過多部門、長時間的調試,日前已經在門診部分科室試用。
元月4日下午,一名姓羅的阿姨在兒媳婦的陪同下到人民醫院看病。因為是首診,羅阿姨在二樓掛號處辦了一張像銀行卡一樣的“就診卡”,然后來到內科分診臺,希望選內科的高英醫生看病,分診護士點了一下顯示屏上高英醫生的相片,立即就打印出一張小小的排號單,像在銀行排隊的叫號單一樣,上面有你選擇的醫生姓名,診室位置、你前面有多少人在等候等信息。很快,廣播里傳來“請××××號到6號診室就診”的聲音,候診大廳墻上的顯示屏也顯示出了羅阿姨所排的號碼和6號診室的信息。
羅阿姨走進診室,已經等著她的高英醫生將她的就診卡在刷卡器上劃一下,電腦顯示屏上立即出現了羅阿姨的姓名、年齡、病史等簡單信息。問診后,高英醫生立即通過電腦寫了電子病歷,并開出了電子處方。
羅阿姨的兒媳婦拿著卡在繳費處一刷,收費員對醫生的電子處方和產生的各項醫藥費用一目了然,同時,根據羅阿姨選擇的醫生自動扣除相應的掛號費。在藥房一刷,藥劑師很快就根據電子處方單配好藥交給了她。
記者看到,從掛號到最終領到藥,羅阿姨手里除了自己的病歷本,就是這么一張卡,實現了無紙化。據醫院計算機中心的覃象平科長介紹,患者也可以憑卡到服務臺打印門診病歷和檢驗結果,以后看急診、辦住院手續等流程都可直接刷卡完成。
覃科長說,實行“一卡通”之后,診療實現了程序化、標準化,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節省了成本,改變了以往“三長一短”(即掛號時間長、繳費時間長、取藥時間長、醫生看病時間短)現象。而且,廣為詬病的“天書”處方成為了歷史,所有的處方都是電腦打印出來的,讓患者一清二楚。
現代化的醫院就像一臺龐大的機器,它的每一個工作面或工作流程都是按程序操作的。因此,當我們走進設在一樓的中央監控室,確實有點不敢相信,偌大一個綜合性醫院的管理,全在這間不大的操作室里,這里囊括了安防監視系統,無線巡更系統,視頻宣教系統,樓宇溫度、濕度、照明自控系統,門禁管理系統,停車場管理系統,物流傳輸系統,電子呼叫系統,消防控制系統,病房節水智控等的監視和管理。
記者在中央監控室看到,控制臺正面墻上,21個監視器里,有樓層現場,有門禁控制。據監控室一位工程師介紹,新醫院的公共區域一共安放了192個攝影頭,170多個監測點,全部實現了自動切換。而且,日后在醫院的重要部門還將普及門禁系統,醫護人員憑卡出入,探視病人的家屬得按門鈴通過驗證才能出入病房。
更值得一提的是,新醫院在消防安全上設置了較為嚴密的措施,三臺消防監控器24小時有人值守,一萬多扇防火卷簾設置在各重要部位,一旦有情況,安防系統立即啟動,將火源與外界隔絕,最大程度減少人員及財產損失。
在醫院門診大廳,全景沙盤上方那個寬5.3米,高2.65米的大屏幕特別引人注意。據了解,這是目前我市最大的室內LED。醫院通過這個大屏幕,可播放醫院的各種動態信息、醫療信息,以及影像宣傳片等,它是傳遞醫院文化的一個平臺。
我們在新醫院門診各樓層、住院部各樓層,隨時隨處都聽見有輕松舒緩的音樂傳來,這是醫院為緩解病患緊張心情的一項人性化服務。據醫院相關負責人介紹,綜合布信系統還將覆蓋全院,日后門診病人候診和住院病人空閑時,都可通過醫院安裝的內部電視觀賞到精彩的電視節目和疾病防治宣教片,通過觀看精彩生動的節目了解自己疾病防治的知識和日常生活保健小常識等,同時能放松心情有利于病情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