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網絡上流傳著這樣一些言論:“碘鹽千萬不能吃!”,“加碘鹽正在損害你的甲狀腺!”
還有人說:“海鮮不是含碘高嗎,現在吃海鮮很普遍,是不是不用吃碘鹽啦?又吃海鮮又吃碘鹽,是不是身體里的碘就太多啦?


確實,這幾年甲狀腺疾病發病率較高,很多人就開始質疑:“甲狀腺疾病發病率增加,是不是我們吃碘鹽造成的?這個碘鹽到底能不能吃?”帶著這些疑問,讓我們聽聽專業人士怎么說:


碘是新陳代謝和生長發育必需的微量營養素,是人體合成甲狀腺激素的主要原料。食鹽加碘是目前全世界普遍采用的預防碘缺乏病的措施。
浙江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完成的《人群碘營養水平與甲狀腺相關疾病研究》課題,明確了浙江省人群甲狀腺結節與甲狀腺疾病的“高發”與碘攝入水平并沒有明顯的關系。

近年來,全球主要國家無論是否采取補碘措施,甲狀腺癌的發生率都在上升,有研究提示,當前甲狀腺癌的“流行”主因歸于甲狀腺篩查,并與高分辨B超的廣泛應用而產生的對隱匿性癌或微小癌的診斷相關。

有調查結果表明,沿海地區應堅持食鹽加碘防治碘缺乏病的措施,如果沿海地區食用未加碘食鹽,大部分居民碘攝入量就會低于國際組織和我國推薦攝入量,發生碘缺乏的風險很大。當前我國的碘缺乏病防治策略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與差異化干預,科學與精準補碘相結合。
有學者2016 - 2018 年通過對北海市 8-10 歲兒童碘營養狀況調查研究表明:北海市 8- 10 歲兒童碘營養狀況為碘適宜,應繼續堅持食鹽加碘防治碘缺乏病,對不同區縣 8-10 歲兒童應采取因地制宜,精準補碘的措施。
由此可見,沿海地區雖然食用海產品較普遍,但仍需實施食鹽加碘措施。我國碘鹽標準已根據人們飲食含碘情況作了調整。目前,我國食用碘鹽標準由原來的(35±15)mg/kg調整為平均25mg/kg,允許波動范圍為18-33mg/kg。
同時,有研究表明,碘缺乏比碘過量對人體造成的傷害更大。
1.缺碘或引發惡化程度更高的甲狀腺癌。
在甲狀腺癌“家族”中有4口:乳頭狀癌、濾泡癌和未分化癌、髓樣癌。要說其中的“狠角色”,當屬未分化癌和髓樣癌,這兩類癌癥在甲狀腺癌中所占比例很少,但治療效果都很差!特別是未分化癌,95%會在1年內死亡,平均生存期約半年左右。甲狀腺乳頭狀癌和濾泡癌相對比較“溫柔”,但濾泡癌的預后要比乳頭狀癌更差。缺碘與兇險的甲狀腺未分化癌發病有一定的關系,還和預后相對更差的甲狀腺濾泡癌有關。

2.特殊人群:孕婦缺碘影響胎兒智力發育
如果孕婦缺碘,供給胎兒的碘也不足,胎兒不能合成足夠的甲狀腺素,就會影響神經系統的發育,造成智力低下,出現呆小癥。


最后,我們來普及一下食物含碘量的知識,含碘量從高到低來排序一下:
1.海藻類:海帶、紫菜、裙帶菜、發菜等。
2.碘鹽、雞精。
3.海貝、蝦皮。
4.腌制食品:火腿、咸魚、熏肉、臘腸、豆腐干或罐頭食品。
5.蛋類:主要集中在蛋黃,相對較高的是鵪鶉蛋,其次是雞蛋,相對低些的是鴨蛋。
6.其他:堅果類,加工程度越高含碘量越高,肉類、豆類豆制品類。
特別提醒:海魚的含碘量竟然是海產家族中最低的。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推薦,人群碘攝入量標準(需保證的攝入量):
0-5歲:90ug/天;6—12歲:120ug/天;大于12歲及健康成人:150ug/天;孕婦及哺乳期婦女250ug/天。
柳州市人民醫院乳腺甲狀腺外科專家出診時間:
門診3樓E區8診室 |
|
周一 |
周二 |
周三 |
周四 |
周五 |
周六 |
上午 |
莫軍揚 |
覃舒婷 |
莫軍揚 |
覃舒婷 |
唐茜 |
盧林捷 |
下午 |
莫軍揚 |
覃舒婷 |
盧林捷 |
黃平 |
盧林捷 |
|
門診3樓E區4診室 |
|
周一 |
周二 |
周三 |
周四 |
周五 |
周六 |
上午 |
唐茜 |
|
黃平 |
|
黃平 |
黃平 |
下午 |
唐茜 |
|
黃平 |
|
黃平 |
|
用心呵護,用愛守護,柳州市人民醫院乳腺甲狀腺外科團隊一直在行動!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里,我們下期再見!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編輯:張莉旋、韋林伶
審稿:向川江、黃潔
審核:護理部 房惠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