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叫臭臭,對!我就是人人都有,但人人都諱莫如深的便便。想當年,李敖和胡因夢閃婚成就了一段才子佳人的佳話,卻因三個月后他們的閃離把我推到了童話仙子的對立面,留下了“因為便秘而滿臉通紅,表情猙獰,實在太不堪了”“美人便秘時,與常人無二”的現實不堪。哼!這本就是事實,只是一些自詡清高的文人墨客的掩耳盜鈴罷了。
臭臭我是食物經過消化和吸收后在結腸下段形成的,我的主要成分是食物殘渣、多余消化液、腸道脫落細胞,還有大量細菌、有毒物質、有害物質等。通過把它們全部混合在一起形成棕黃色的,成型的柔軟的便便排出身體,保持身體的健康。既然我對世人有益,為何世人皆不喜我呢?這不得不說我不能及時排出身體時,就會發生的便秘了。
什么是便秘呢?
便秘表現為排便困難和/或排便次數減少、糞便干硬。排便困難包括排便費力、排出困難、肛門直腸堵塞感、排便不盡感、排便費時以及需手法輔助排便。排便次數減少指每周排便<3次。慢性便秘已經成為影響人們生活質量的一個重要因素。

便秘的危害有哪些?
1.便秘會引起肛腸疾患。如直腸炎、肛裂、痔等。
2.引起胃腸神經功能紊亂,而致食欲不振,腹部脹滿,噯氣,口苦,肛門排氣多等表現。
3.患結腸癌。
4.誘發心、腦血管疾病發作。
5.引起性生活障礙。
6.易使婦女發生痛經,陰道痙攣,尿路感染等癥狀。
7.影響大腦功能。記憶力下降,注意力分散,思維遲鈍等。
以上危害,并不是所有人都出現,但足以說明必須在日常生活中加強便秘的預防和治療,將便秘趕走。

便秘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1.低纖維素食物、水分攝入不足可增加便秘發生的可能性。
2.生活節奏加快、工作環境改變、精神心理因素(如抑郁、焦慮等)。
3.濫用或不合理使用瀉藥可加重便秘。
4.其它如:文化程度低、低體重指數(BMI)、女性、人口密集區生活者更易發生便秘。
那如何預防呢?
1.基礎治療:
調整生活方式:合理的膳食、多飲水、運動、建立良好的排便習慣。
膳食:增加纖維素(25-35 g/d)和水分(1.5~2.0 L/d)的攝入。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谷薯類是膳食能量的主要來源,也是多種微量營養素和膳食纖維的良好來源。建議成年人每人每天攝入谷類200~300g,其中包含全谷物和雜豆類50~150g;另外,薯類50~100g。谷類包括小麥、稻米、玉米、高粱等及其制品,以及雜豆包括大豆以外的其他干豆類。2歲以上人群都應保證全谷物的攝入量,以此獲得更多營養素、膳食纖維和健康益處。
蔬菜水果是膳食纖維、微量營養素和植物化學物的良好來源。推薦成年人每天蔬菜攝入量300g~500,水果200~350g。蔬菜包括嫩莖、葉、花菜類、根菜類、鮮豆類、茄果瓜菜類、蔥蒜類、菌藻類及水生蔬菜類等。深色蔬菜是指深綠色、深黃色、紫色、紅色等有顏色的蔬菜,每類蔬菜提供的營養素略有不同,深色蔬菜一般富含維生素、植物化學物和膳食纖維,推薦每天占總體蔬菜攝入量的1/2以上。
適度運動:尤其對久病臥床、運動少的老年患者更有益。每日飯后散步60 min 左右,順時針按摩腹部 5 min,活動腰胯部,睡覺前上下蹲 10~20 次,可緩解便秘。腹部術后、腸梗阻、急腹癥、腸內腫瘤及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慎重行一系列腹部按摩。

排便習慣:結腸活動在晨起和餐后最為活躍,建議患者在晨起或餐后2 h內嘗試排便,排便時集中注意力,減少外界因素的干擾;每次大便時間不宜過長(<10 min/次)。
2.認知治療:慢性便秘的危險因素包括高齡、女性、經濟狀況、文化程度、生活方式、飲食習慣和精神心理因素等。加強患者的自身認知,對慢性便秘的治療有重要幫助。
3.藥物治療:便秘經過4~8周的基礎治療無效,可酌情選用相應藥物治療。
如何進行便秘嚴重程度的評估呢?
便秘的嚴重程度可分為輕度、中度、重度。
輕度便秘不影響日常生活,通過整體調整、短時間用藥即可恢復;
重度指便秘癥狀重且持續,嚴重影響工作、生活,需用藥物治療,不能停藥或藥物治療無效;
中度則介于輕度和重度之間。
當患者出現以下情況,建議轉診:
便秘程度屬于重度。
有報警征象。
器質性疾病導致的便秘病情嚴重者,或出現并發癥如腸梗阻、腸穿孔、腹膜炎等。
需要手術者。
經過上面的介紹,相信大家已經知道怎么保持臭臭我正常工作,繼續做一個童話仙子了。
柳州市人民醫院消化內科二病區專科門診
|
星期一 |
星期二 |
星期三 |
星期四 |
星期五 |
星期六 |
上午 診室 |
陳永寧4 劉寧6 曾麗妮11 |
陳永寧4 練海燕6 潘美云11 曾麗妮16 |
陳永寧4 夏揚潮6 羅宜輝11
|
陳永寧4 夏揚潮6 羅宜輝11 何蕾麗16 |
陳永寧4 練海燕6 潘美云11
|
陳永寧4 劉寧6 練海燕11 楊顯文16 |
下午 診室 |
陳永寧4 劉寧6 曾麗妮11 |
陳永寧4 練海燕6 夏揚潮11 |
陳永寧4 羅宜輝11 楊顯文6
|
陳永寧4 練海燕6 何蕾麗16 |
陳永寧4 練海燕6 潘美云11
|
休息 |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作者:盧英花
審稿:雷延昌 朱鳳美
審核:護理部房惠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