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你是不是也這樣
朋友聚會,麻將桌擺起
一整晚不挪窩,搏一搏單車變摩托

放假宅家一整天,能躺著就不動一下
火車一坐十幾個小時,腿麻了硬要堅持
大小手術過后,躺著靜養就以為萬事大吉
……
小心!肺栓塞
可能就潛伏在你身邊


今天我們帶大家認識這個
潛伏的沉默殺手——肺栓塞
l什么是肺栓塞?
肺栓塞被稱為“21世紀亟待解決的十大心肺疾病之一”。嚴重的急性肺栓塞能夠在幾秒鐘之內導致人猝死,若急性肺栓塞未得到及時規范的治療還可能會進展為慢性肺栓塞以及肺動脈高壓,最終導致心臟功能衰竭,危及生命。

很多朋友聽到心肺疾病,可能下意識以為只有年紀大了才會得。其實不然,肺栓塞發病率高、死亡率高、漏診率高,并且不挑年齡、性別、種族,隨時隨地都有可能發生,甚至在身體沒有癥狀反應之前,就能給人猛然一擊,最終讓人喪失生命。尤其在住院的患者中,肺栓塞的兇險程度一點不比心梗、腦梗輕。

說了肺栓塞的危險性,它到底是個什么嘛。其實,聽它的名字就大概曉得,肺栓塞是指:各種“栓子”把肺動脈系統堵起了,從而導致肺循環和呼吸功能障礙,是一種病死率極高的危急重癥。

這些“栓子”主要是血栓,少見的也有羊水、空氣等。血栓通常來源于下肢和骨盆的深靜脈,脫落后通過血液循環,一直走到心臟,然后堵住肺動脈。我們可以把血管想象成“河道”,正常情況下蜿蜒流淌,血栓發生就像“石子把河道堵了”,一旦血管堵塞,會使血液的運輸系統癱瘓,后果不堪設想。

怎么會“無緣無故 ”產生血栓呢?
血栓的形成離不開三個因素:血流淤滯,血管壁損傷(或內皮損傷)和高凝狀態。
當人長時間坐著、躺起不動,會讓下肢靜脈血液回流過慢,出現血流瘀滯。而手術、創傷、炎癥等造成血管壁結構或內皮損傷,導致血管收縮、血小板粘附聚集等。高凝狀態,可以理解成血液容易凝固和形成血栓的狀態。
這三個打配合,就形成了血栓。
身體的任何一個部位的靜脈都有可能形成血栓,如果突然站起或者運動,血栓有可能隨著血液流動,進入肺循環,從而造成肺栓塞。
那些人容易得肺栓塞?
雖然肺栓塞的發生,不分性別、年齡、種族,任何人隨時隨地都有可能發生。但下面這些高危人群,是需要我們去重點關注的:

· 身體活動少的:久病臥床、長途旅行
· 孕婦,以及生完娃娃后坐月子
· 在吃口服避孕藥,或者雌激素替代治療
· 腫瘤、化療,近期有手術創傷
· 做完大手術,特別是骨折或關節置換術術后
· 急性感染,比如重癥肺炎
· 患有慢性肺部疾病,如慢阻肺
· 心衰或呼吸衰竭
· 腎病綜合征
· 靜脈曲張
· 中風
· 高齡、肥胖
l懷疑自己得了肺栓塞怎么辦?
敲黑板,如果高危人群出現了以下癥狀:
注意!
要警惕肺栓塞的發生!
立即去醫院!

·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難、喘不上氣
·胸痛、心絞痛
·暈厥
·感覺煩躁不安,驚恐甚至出現瀕死感
·咯血
·下肢腫脹、疼痛
慌得很!怎么預防肺栓塞咧?
壞消息:肺栓塞兇險,致死率超高。
好消息:可以預防!

日常生活中,做好這些就能預防
↓↓↓
·站起來多活動。無論是伏案工作、學習,還是長時間乘坐高鐵去旅行,都要經常動動腿,起來走兩步,防止下肢靜脈血液回流速度過緩,血液過緩就可能造成血栓形成
·多喝水,幫助稀釋血液,有助于健康的血液循環,血液循環好,就不容易形成血栓
·控制好血糖血脂,避免血液粘滯度過高
·戒煙,保持良好生活習慣
對于有特殊風險的病人,比如因為疾病、手術等原因需要長期臥床的病人,醫生一般會采取器械預防,比如梯度加壓彈力襪、間歇充氣加壓裝置、足底靜脈泵等,促進下肢血液回流。風險程度更高的,則會采取抗凝藥物預防,必要時使用抗凝藥物聯合器械預防。
總而言之
肺栓塞雖然兇險,但是可防可治
一句話↓↓↓
動起來!別讓肺栓塞拴住你的健康
作者:韋宇
審稿:楊朝生 蘭莫莉
審核:護理部 房惠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