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從古至今都存在著各種飲食文化。《內經》中提到“五谷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即指膳食要全面,營養要均衡!
五谷:粳米、麻、大豆、麥、黃黍。(泛指谷類、豆類食物)五果:棗、李、栗、杏、桃。(泛指水果類食物)
五畜:豬、牛、羊、狗、雞。(泛指家畜、家禽及其奶、蛋)
五菜:葵、韭、藿、薤、蔥。(泛指各類蔬菜)
那么我們日常中常用的食物有哪些呢?
一、主食
主食即以米、面、豆類等谷物類為主,此類食物性味多甘、平,故常用無礙,具有健脾益胃的功效;少數偏涼,如蕎麥、薏米、綠豆;或偏溫,如糯米。
1.大米

性味:甘、平
功效:健脾益氣,和胃除煩。
應用:①陳倉米炒焦燒成灰沖水加姜,用于止瀉效尤。
②治病宜作粥食。
2.糯米

性味:甘、溫
功效:補益脾胃,益肺氣。
應用:①用于氣虛自汗,體倦乏力。可用本品與小麥同炒、研末,米湯送服。
②產后或病后體弱,用糯米酒、雞肉、紅棗各適量食用,有補益作用。
3.小米

性味:甘、咸、涼
功效:補脾養血,滋陰清熱
應用:①用于體弱者的補益或婦女產后氣血不足的調養,如小米紅糖粥。
②用于氣血不足體弱者的補益,以及輔助治療脾胃虛弱之泄瀉,與山藥、大棗同煮粥。
4.綠豆

性味:甘、寒。
功效:清熱解毒,消暑。
應用:①用于熱病或暑熱煩渴。
②用于食物、藥物或農藥中毒,可配甘草同煎。
③解酒,有保肝作用。
二、果品
果品類包括水果和干果。
水果:新鮮時食用,含水分較多。大多性味甘、酸,偏于寒涼,有生津止渴、清熱除煩、潤燥化痰之效;也有性味偏于溫熱的水果,如荔枝、龍眼、榴蓮等,有補血、補益肝腎之效。
干果:曬干后保存食用。多數性質較為平和,無過寒。
1.蘋果

性味:甘、酸、平
功效:健脾益胃,生津潤燥,清熱除煩。
應用:①用于煩熱口渴,飲酒過度。生食或熬膏服。
②用于脾陰不足,消化不良,少食腹瀉。可用本品絞汁服。
2.西瓜

性味:甘、寒
功效:清熱解暑,生津利尿。
應用:①清熱解暑,西瓜生食,最善清解暑熱,為食療佳品。
②用于心火上炎,口舌生瘡,小便短赤。生食或配生地、淡竹葉煎湯服。
3.榴蓮

性味:甘、熱。
功效:健脾補氣、補腎壯陽、溫補身體。
應用:①適合產婦產后、體虛等癥時食用(溫熱后食用)。
注意:榴蓮性質熱滯,凡是熱性體質者,陰虛體質、糖尿病患者、喉痛咳嗽者、感冒者一般不宜食用榴蓮。
4.花生

性味:甘、平
功效:健脾養胃,潤肺化痰。
應用:①用于脾虛不運,反胃不舒。可將花生、大棗煎湯服用服用。
②用于肺燥咳嗽。可將花生、甜杏仁、黃豆各15g研漿服用。
5.桂圓

性味:甘、溫。
功效:益心健脾,養血安神。
應用:①用于氣血兩虛致面色無華,頭昏眼花,為滋養食療佳品。以龍眼肉30g于碗內,加白糖適量,隔水蒸至粘稠狀,以沸水沖服。
②用于心脾兩虛之心悸、失眠健忘。以龍眼肉、蓮子加水煎湯,代茶飲。
三、蔬菜
大多數蔬菜性偏寒涼,功效以疏利為主;而韭菜、蔥等性偏溫熱,亦有溫中散寒,開胃消食的作用。
1.苦瓜

性味:苦、寒。
功效:清熱解暑,明目。
應用:①治療肝熱目赤或疼痛。可配杭菊花、桑葉等,煎湯服。
②用于治療熱病或暑熱煩渴。可單用炒食或煎湯服。
2.韭菜

性味:甘、辛、溫。
功效:補腎助陽,溫中開胃,散瘀血。
應用:①用于腎虛陽痿、遺精遺尿、腰膝酸軟。用本品配核桃仁,以芝麻油炒食。
②用于胸痹疼痛。可單用本品絞汁飲。
3.胡蘿卜

性味:甘、辛、平
功效:健脾和中,滋肝養目。
主治:①用于脾虛食少、體虛乏力等。可以本品煮粥食。
②用于視物昏花、雀目等。以本品絞汁飲或炒食。
4.西紅柿

性味:甘、酸、平。
功效:健脾益胃,清熱生津。
應用:①用于高血壓的輔助治療。
②用于夏季清熱解暑,生吃或將西紅柿切片熬湯,加入適量的鹽當茶喝。
四、肉食類
肉類為血肉有情之品,性質多較為溫和,有較好的補益作用。
1.雞肉

性味:甘、溫
功效:補益五臟,補虛溫中。
應用:①用于虛損消瘦,可配黃芪以大補氣血。
②用于氣血不足,產后乳汁缺乏,可與當歸、大棗共煮食。
③用于腎虛所致的小便頻數、遺精、耳鳴,用雄雞,以米酒和水各半,煮熟食。
2.牛肉

性味:甘、平
功效:安中補脾,養胃益氣。
應用:①用于脾胃虛寒、身體虛弱。可與陳皮、桂皮、砂仁、胡椒、生姜、蔥、鹽適量。放入砂鍋,加水共煮。肉熟取出,切片食之。
②用于食欲不振、面黃貧血。牛肉絞爛如泥,用沸水沖泡10分鐘,濾去肉渣,飲汁。每日2次,每次1茶杯。
3.羊肉

性味:甘、溫。
功效:溫中暖腎,益氣補脾。
應用:①用于脾胃虛寒,腹中冷痛,肢冷不溫,本品加粳米煮粥食。
②腎虛腰膝、陽萎、夜尿多,本品煮熟,加大蒜,生姜等調味食。
注意:感冒及素體有熱者不宜。
4.豬肉

性味:甘、咸、微寒。
功效:補腎滋陰,益氣養血,潤燥。
應用:①用于陰虛肺燥所致干咳少痰、口燥咽干等。可配北沙參、百合、杏仁,煮熟,食肉飲湯。
②用于氣血不足,消瘦乏力,頭暈目眩。可與黃芪、當歸、杞子同煮。
③用于血少津枯之便秘。可用本品(肥瘦兼有)煮湯頻服。
注意:外感、濕熱內盛及肥胖者慎用或忌用。
五、奶蛋類
此類食物性質多較為平和,有很好的補虛、滋陰潤燥作用。
1.雞蛋

性味:甘、平。
功效:健脾益胃,養血安胎。
應用:①用于脾胃虛弱所致的羸瘦、體虛乏力、泄瀉等。可以本品與糯米煮粥食用。
②用于妊娠期胎動不安、產后口渴、虛痢等。可以本品以沸水沖服;或醋煮食之。
2.牛奶

性味:甘、微寒。
功效:補虛損,益脾胃,生津潤燥。
應用:①用于脾胃虛弱、氣血不足所致的虛弱、勞損。可以牛乳與粳米同煮粥食用。
②用于秋燥所致口干、便秘。可以牛乳燉熱,入藕粉、松子仁等。
③用于小兒吐乳。可與姜汁同煮。
3.羊奶

性味:甘、微溫。
功效:補虛潤燥,健脾和胃。
應用:①用于脾胃不和所致干嘔、反胃及小兒吐乳等。可以本品溫飲之。
②用于燥邪所致口干、干咳等。可以羊乳加適量清水、面粉,入鍋中文火慢熬,沸后加糖少許,邊加熱邊以木勺攪拌至熟,過濾入碗,制乳酪食用。
③用于潤肌膚,使面黑變白。以羊乳與羊胰同搗,沒晚睡前洗凈涂之,晨起洗去。
六、水產品類
1.蝦

性味:甘、溫。
功效:補腎壯陽,通乳。
應用:①用于治腎虛,陽痿,腰腳痿弱無力:小茴香1兩,炒研末,生蝦肉3~4兩,搗和為丸,黃酒送服,每服1~2錢,每日2次。
②用于治婦女產后乳汁缺少:活蝦適量,微炒,以黃酒拌食,連吃2~3天。
2.蟹

性味:咸、寒。
功效:清熱,消食,散瘀消腫。
應用:①用于熱結痛,飲食不消等。可將蟹洗凈,配生姜、紫蘇等調味品,淡鹽湯煮食。
②用于產后瘀滯腹痛、血運不下。可以黃酒煮食。
七、植物蛋白(豆類及豆制品)
1.黃豆

性味:甘、平
功效:健脾利濕,清熱解毒。
應用:①用于脾胃虛弱,氣血不足,消瘦萎黃。可用本品磨漿,煮沸服。
②用于誤食毒物,可與甘草煎服。
③用于癰腫,生豆浸搗,搗爛如泥,外涂患處。
2.黑豆

性味:甘、平
功效:健脾益腎,利水消腫。
應用:①用于脾虛水腫、腳氣,或濕痹。前者加薏苡仁、茯苓;后者加苡仁、木瓜煎湯服。
②豆衣可補腎陰養血作用。
知道食物的性能和功效后,我們要開始注重飲食有節啦!
那什么是飲食有節呢?
一是飲食節制。即控制食量,饑飽適度。
二是飲食規律。即進食時間相對固定,有一定規律。

因此,飲食有節很重要哦!飲食有節以促進您的健康是我們最大的心愿!

柳州市人民醫院中醫科中西醫結合科專家出診時間:門診3樓中醫科門診
盛正和(主任醫師):星期三、六上午,星期二、五下午
黃艷霞(主任醫師):星期一、二、四、五全天,星期三、六上午
劉毅斌(副主任醫師):星期三、四上午
翁映虹(副主任醫師):星期一下午、星期二、五上午
張劍飛(副主任醫師):星期一、二、四、五全天,星期三、六上午
樊蘭艷(副主任醫師):星期一、二、四、五全天,星期三、六上午
朱媛月(副主任醫師):星期二上午、星期四下午
劉溯章(副主任醫師):星期一、五下午、星期四上午
宋丹(副主任醫師):星期一上午、星期四下午
覃景春(主治醫師):星期一、二、四、五全天,星期三、六上午
科室電話:0772-2662542
(以上圖片部分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編輯:羅芳
審稿:盛正和、謝珍惠
審核:護理部房惠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