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柳州市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電生理組采用心臟自主神經節射頻消融術成功治愈了一名反復發生血管迷走神經性暈厥的患者,該術式在柳州地區開展尚屬首次,標志著柳州市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電生理技術又邁上了一個新臺階。

患者小張(化名)是一名18歲花季少女,近一年來反復出現暈厥的癥狀,曾多次在外院就診,均未能明確病因,雖然每次都能夠自行清醒,但暈厥已經嚴重影響她的日常生活與學習,也給她的身心健康構成重大的隱患,給整個家庭帶來了巨大的擔憂與恐慌。
近期患者來到柳州市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就診,經各項檢查,小張的傾斜試驗結果為陽性,醫生考慮診斷為血管迷走神經性暈厥。血管迷走神經性暈厥是由于某種外部刺激,引起神經血管反射,迷走神經過度興奮,導致外周血管張力突然降低引起低血壓,同時由于心臟起搏傳導系統受抑制,引起心率急劇下降,造成大腦缺血缺氧從而導致短暫的意識喪失、暈厥發生。該疾病發作可分布于各個年齡層,其中不少為年輕患者,其雖為良性暈厥,但發病時患者意識完全喪失,可導致嚴重外傷等不良后果,且部分患者反復發作,對其造成沉重的心理負擔。
考慮到患者病情復雜,心血管內科立刻召集全員進行討論,最終決定為患者實施最新的治療手段——心臟迷走神經節射頻消融術來解決少女反復暈厥的問題。

經完善各項術前準備后,心血管內科主任劉艷麗博士帶領電生理團隊為小張施行了手術,在局部麻醉后,穿刺股靜脈,進入心腔,在三維標測系統重建心臟結構后,將消融導管送入心臟內,于左心房內的神經節區域進行射頻消融。消融目的是改良心臟神經結,防止引起迷走神經的過度興奮,避免緩慢心律失常和暈厥癥狀的出現。
隨著消融的進行,術中電生理檢查結果令人欣喜地顯示小張的竇房結功能和房室結功能在不斷地改善。一個小時后,手術順利完成。患者術后恢復良好,再也沒有出現過暈厥的癥狀。
柳州市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在柳州地區率先開展心臟迷走神經節射頻消融技術,為血管迷走神經性暈厥患者恢復健康帶來了新的希望,心血管內科也將不斷努力,以服務患者為中心,嚴守廉潔底線,鉆研提高醫療技術水平,解決廣大群眾的疾病與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