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腸癌離肛門5厘米以下屬于超低位直腸癌,由于人體盆底解剖原因,手術空間小,操作難度很大,因此常常面臨“保命難保肛”的困境,這對患者身心打擊很大,嚴重影響術后生活質量。因此,保肛成為了超低位直腸癌患者接受外科手術時的主要訴求。
“距離肛緣1厘米直腸癌,通過TaTME技術實現‘零距離’保肛!”近日,柳州市人民醫院胃腸外科團隊順利完成一例高難度的腹腔鏡輔助TaTME(經肛全直腸系膜切除)手術,成功為超低位直腸腺癌患者實現“保命-保肛門-保功能”,在清除腫瘤的同時,保障了患者的生活質量。
近日,覃女士因“大便習慣改變”來到柳州市人民醫院胃腸外科就診,經過詳細檢查,被確診為“直腸腺癌,ⅢB期”。直腸癌手術中,腫瘤距離肛門5厘米以內被稱為“保肛禁區”,而覃女士的腫瘤位置尤其特殊——離肛緣僅1厘米。在這個厚度不足指甲蓋的區域里,既要“斬草除根”清除腫瘤,又要保肛、保功能,難度不亞于在懸崖邊走鋼絲。

面對患者的保肛訴求,胃腸外科、腫瘤科、影像科及病理科等科室開展了多學科聯合診療(MDT),經過認真地討論、仔細地分析,最終建議采取“新輔助治療(化療+放療)”的方案,目的是使腫瘤縮小,降低分期,從而顯著提高保留肛門的可能性。
經過多個周期的新輔助放化療后,覃女士的腫瘤縮小了,達到手術標準。在胃腸外科手術團隊和麻醉科團隊緊密配合下,成功為覃女士實施了腹腔鏡輔助TaTME超低位直腸癌保肛手術。

術后第1天,覃女士就可以下床活動,肛門收縮能正常,并進食流質食物,5天后順利出院。覃女生及其家屬對手術效果贊不絕口,并對下一步治療充滿信心:“高難度的‘保肛’目標實現了,我們全家都松了一口氣,相信只要我們配合治療,一定會越來越好!”
TaTME手術是治療低位直腸癌的前沿保肛技術,要求術者對盆腔解剖結構非常熟悉,并具有熟練的腹腔鏡操作基礎,手術難度較大,技術要求高。TaTME手術能更近距離、成倍放大手術區域視野,進一步提高手術質量,確保清除腫瘤的同時,保留肛門、泌尿系統功能以及排便功能,降低了癌癥復發率;TaTME手術沒有傳統手術的大切口,患者術后疼痛感較輕,提高了患者術后生活質量,讓患者在治療疾病的同時活得有質量有尊嚴。

覃女士的故事也是醫院積極開展胃腸道腫瘤一體化診療模式為患者帶來更多希望的生動寫照。目前,柳州市人民醫院胃腸外科已累計完成60例同類手術,將保肛極限從傳統4厘米推進至1厘米,在桂中地區處于領先水平,真正做到“保命-保肛門-保功能”,避免了患者術后長期掛糞袋的痛苦,獲得了廣大患者的認可。未來,醫院將在微創技術上更加精益求精,在綜合治療上日臻完善,讓更多“不可能”變為“可能”,守護每一位患者對美好生活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