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柳州市人民醫院血管外科團隊成功為一名肝硬化失代償、門脈高壓癥并發血小板減少、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實施頸靜脈肝內門-體靜脈分流術(TIPS),患者術后恢復良好,已康復出院。
患者為老年女性,因“飲酒40年、酒精性肝硬化8年、牙齦出血10天”由外地醫院轉入柳州市人民醫院血管外科住院治療。
經過完善相關檢查,醫生發現:患者由于長期飲酒造成酒精性肝硬化,繼而引起消化道出血、門靜脈高壓、脾大、脾功能亢進,腫大的脾臟對血細胞產生破壞作用,血液中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數量減少,其中血小板減少最明顯。血小板減少可導致出血,如自發性內臟出血,其中,顱內出血是致死的主要原因,這名患者血小板2(血小板正常值為100-300),時刻有腦出血及其他部位出血的可能。

病情危急,血管外科立即申請全院大會診。經過血液內科、感染性疾病科、消化內科及輸血科等科室的專家們研究討論,最終確定治療方案為:先通過積極治療提升患者血小板水平,然后在保肝及對癥支持治療的基礎上,由血管外科實施經頸靜脈肝內門-體靜脈分流術(TIPS)。

經過充分的術前準備,術中,血管外科主任醫師霍鑫博士帶領團隊于肝靜脈、門靜脈左支之間穿刺建立通道,放置覆膜支架和裸支架各一枚,患者的門靜脈壓力由術前的31mmHg下降至術后26mmHg,手術歷時約140分鐘。

術后患者恢復良好,當天即正常飲食,可以自由下床活動。術后1個月進行功能性脾栓降低脾功能亢進,復查各項檢驗指標明顯好轉,超聲提示支架內血流通暢,未出現肝性腦病等并發癥,患者及家屬對治療效果十分滿意。
什么是TIPS ?
肝硬化門靜脈高壓,常見的并發癥是食管胃靜脈曲張破裂出血,大多病情危重,治療不及時容易導致死亡,另一方面,對于合并大量腹水、黃疸、肝功能受損的患者,外科手術效果差,死亡率高。經頸內靜脈肝內門體分流術(TIPS),基本原理是用Seldinger技術穿刺頸靜脈,建立頸靜脈-上腔靜脈-右心房-下腔靜脈-肝靜脈通路,在肝靜脈或下腔靜脈肝段與門靜脈分支間建立門-體分流的人工通道,能迅速有效、且持續性地降低門靜脈壓力,減輕門靜脈高壓并發癥,具有創傷小、術后恢復快的特點。
TIPS手術涵蓋了穿刺、造影、測壓、球囊擴張、支架置入、血管栓塞等多項介入技術操作,其中在透視下由肝靜脈向門靜脈穿刺尤為困難,被認為是代表了綜合介入的較高水平。連日來,柳州市人民醫院血管外科實施了10臺TIPS手術,成功挽救了一個又一個患者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