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2021年那場意外已經過去了快一年時間,35歲的王先生(化名)想起來依然后怕,他工作時意外被手推車“車把”反彈傷到右眼,導致右眼球破裂、球內出血、視網膜脈絡膜脫落,如果不是柳州市人民醫院眼科醫護人員盡全力救治,他的右眼球現在可能已經萎縮了。

“當時患者的右眼傷得非常嚴重,我第一反應是眼球保不住的可能性非常大,很可能要裝義眼。”柳州市人民醫院眼科副主任醫師付鵬回憶起第一次見到王先生的印象,通過B超檢查,患者眼球里、視網膜下、脈絡膜下全都是血,眼睛傷成這樣,視功能肯定嚴重受損,但萬幸的是患者的角膜沒有傷到,那這只眼睛就有保住的希望!

王先生在得知情況后,也表達了想保住眼睛的強烈愿望,付鵬心中就更加堅定,一定要為患者保住這只珍貴的眼睛。2021年3月29號,他便為患者做了玻璃體切割手術,清除眼內出血,盡量復位視網膜和脈絡膜,并填充硅油保持眼壓,為之后植入人工玻璃體球囊創造有利條件。
由于王先生的右眼傷勢嚴重,導致硅油依賴眼,需要持續眼內填充硅油才能維持眼壓和眼球外形,不然可能會出現眼球萎縮,而硅油在眼內的一般填充時間為3-6個月,時間長容易變質乳化,需要定期置換。
隨著時間的推移,王先生的眼睛也在慢慢恢復,期間也做了兩次硅油置換手術。2022年2月,王先生再次來到柳州市人民醫院,付鵬醫生為其做了視網膜增殖膜的清理,充分松解牽拉,經評估,植入折疊式人工玻璃體球囊的時機已經成熟。

折疊式人工玻璃體球囊是模擬人自然玻璃體腔形狀設計的一個類似于和眼球里面玻璃體形狀非常吻合的“袋子”,先將它通過微創切口植入眼內,再通過引流閥將硅油注射到“袋子”里去,以實現頂壓視網膜的長期穩定,恢復自然玻璃體對眼球形態的維持和支撐功能,同時避免了填充介質(硅油)與眼內組織結構的直接接觸而帶來不良反應。它可長期填充在眼內,解決了玻璃體替代物不能長期停留在眼內、不能長期頂壓視網膜或需反復手術等問題,更避免患者眼球摘除和義眼植入。

2022年2月24日,眼科團隊為患者王先生進行了人工玻璃體球囊植入術,經過一個多小時,順利將人工玻璃體球囊植入了患者眼內。


目前,王先生恢復良好,不久便將康復出院。柳州市人民醫院眼科中心終于在這場長達一年的“眼球保衛戰”中贏得了勝利!“一句謝謝,就是對我們工作的最大肯定。”付鵬說,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能為每一位患者帶去光明和希望,這是作為柳人醫人的責任與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