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之后這樣吃,既能恢復力氣,又不會讓體重反彈!
生命在于運動,而科學的運動是健康生活的有力保障。那么,您是否知道科學運動的一個關鍵點,還在于營養的“加持”呢?
為了配合運動減肥
是不是應該盡量少吃主食?
從營養學的角度,營養素包括蛋白質、脂類、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和水六大類。我們每天工作、生活需要的能量,就是源自其中蛋白質、脂類、碳水化合物這三種營養能量攝入不足,會引起饑餓感,導致體力和工作效率下降;攝入過多,則容易引發肥胖及相關慢性疾病的發富含碳水的食物攝入過少,會影響限制你的耐力運動能力。所以,與運動相匹配的所謂合理營養,重點在于富含碳水類食物的適宜種類選擇和攝入量的控制。
建議:運動的目的之一是為了減重,在控制總能量攝入的同時,建議少吃如白砂糖、紅糖、冰糖、果葡糖漿、蜂蜜等這些糖類,而要多選擇粗糧、薯類等,并配合均衡飲食。
想多長些肌肉,
要不要更多地攝入蛋白質?
作為普通人,運動量增加了,那要不要更多地補充蛋白質?這主要取決于運動強度,以及機體合成代謝的能力,攝入更多蛋白質并不能無限制地用于肌肉合成。
即便在較高強度的專業運動訓練條件下,推薦的蛋白質攝入量也不會超過普通人日常飲食的兩倍。
建議:普通運動鍛煉的營養攝入只需在日常飲食的基礎上,增加少量蛋白質即可。比如運動后加一杯低脂牛奶,就是一個選擇。
有沒有好的膳食計劃,
能讓運動鍛煉更輕松?
如果你在運動鍛煉時經常覺得困難或吃力,那么除了需要檢查你的運動強度是否過大,也要檢查一下你的飲食模式:你是否做到了定時進餐?是否會在空腹狀態下運動?你的飲食計劃中是否包含了充足的富含碳水類食根據我國居民膳食指南的推薦,每日合理的飲食搭配都應該包含主食類、蔬菜菌藻水果、禽畜肉/水產、奶蛋豆制品、適宜油脂,并保證足夠的飲水量。簡單來說,就是每餐有葷有素有主食,每天有奶蛋豆制品,水果飲水都充分;每周吃少量堅果,三餐規律。
這樣一來,就是健康的、適合進行健身運動的飲食方案。
建議:如果將要進行強度較大的運動,可以在運動前1小時左右,補充一次總能量為200—300千卡、富含復合碳水類食物的加餐,并增加補充水分,以保證運動中的能量供給。注意,別忘了在當日正餐中減去這部分能量,以控制總能量的攝入。
來源:健康八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