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消息:來自教學部通知群消息?!?/p>
當手機屏幕連續明暗閃爍時,我正在內科輪轉,此時正值2月,冬天的風還沒吹開春意,科室里滿滿當當的都是病人。恰逢這時,我在帶教老師及上級醫師帶領下成功完成一次搶救。正當我準備就著體內殘余的腎上腺素整理書寫搶救記錄時,教學部老師發來的信息一下子把我剛放松的神經再次拉緊。

簡單來說,命運的轉盤指針指向了我——我被隨機抽中參加廣西第五屆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簡稱:住培)臨床技能競賽。
數小時后,我們分別來自內科、外科、全科不同年級的9位“幸運兒”齊聚會議室,聽教學部老師為我們解讀賽制、訓練計劃等。面對老師們的期望,我們感到迷?!娴哪茏龊脝??
猶豫不前永遠不是柳人醫住培學員的行事準則。

備賽階段,有各科的指導老師和3位優秀的師兄師姐對我們進行輔導。師兄師姐鼓勵我們說:“大家要有信心,比的都是臨床實踐的內容”。雖然說得不無道理,但是實際訓練起來才發現困難重重,雖然內科組參賽的隊員都已經獨立管理病人,很多臨床操作也都進行過實際操作,但作為一個選優評強的比賽,其難度遠不止于此,除了要求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操作內容,還要求操作過程流暢、具備一定觀賞性,此外還能應對操作過程中出現的并發癥或其他突發狀況等,這樣嚴苛的要求讓原本熟悉的臨床操作搖身成為等待攻克的大山,而外科組和全科組面對的壓力更大,其操作項目繁多、范圍更廣,組內還有尚未開始獨立管理病人的師弟師妹們,很多知識點還停留在“紙上談兵”的階段。在距離比賽不到20天的時間要求我們9位住培學員從“書本醫生”完成向“實操能手”的轉變,其時間之緊、任務之重,壓得大家喘不過氣來。

訓練期間,我們披星戴月、刻苦訓練并相互鼓勵著。正所謂“施為欲似千鈞駑,磨礪當如百練金”,我們的技能操作從一開始的磕磕絆絆,到行云流水一氣呵成,終于在短短的半個月內完成了蛻變?!安僮魍瓿桑瑫r間剩余1分20秒”,隨著最后一次內部考核的結束,我們終于奔赴戰場。

賽場上,大家面對陌生與未知,心里雖有忐忑,但臨床工作的積累與扎實的基本功支撐我們勇往直前。我們三組參賽的伙伴們全力以赴,接連成功挺進決賽,最后取得全科組二等獎、內科三等獎的成績。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當捧著金燦燦的獎牌回到醫院,淘“金”者的快樂也莫過于此。

回首那段歷盡磨難淘來的“金”,不是獎牌上的一抹濃墨重彩,而是潛移默化地提升了我的臨床思維,這些經歷和收獲,將在我未來的行醫路上,助力我守護人民生命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