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人口老齡化以及諸多慢性疾病患者生存率的提高,房顫發病率和患病率呈上升趨勢。中國心血管病(CVD)患病率處于持續上升階段。推算CVD現患人數3.3億,其中心房顫動487萬。如果你經常感覺到莫名的心慌、氣短,或者感覺到胸悶、沒有力氣等等,就要考慮是否發生了心房顫動。
什么是房顫?

心房顫動是一種常見的心律失常。正常的心跳是60-100 次/分,頻率規整,心臟協調一致地跳動。當某種原因導致心房顫動發生后,心房異常“電活動”,它又快又亂,心房頻率可高達350-600 次/分,并引起心臟不規則地跳動,可導致心慌、頭暈、胸悶等癥狀發生。也可通過心電圖識別房顫。


發生房顫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見的是各種器質性心臟病,如冠心病、風濕性心臟病、肺源性心臟病、心肌病等。日常生活中,老年人、高血壓、糖尿病、肥胖、吸煙酗酒、心梗以及有房顫家族史等這類人群比較容易發生房顫。

心悸是房顫的主要癥狀,其他常見癥狀有胸悶、頭暈、乏力、運動耐量下降等,部分患者可能表現血栓栓塞或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HF)等并發癥的癥狀。

大約三分之一的病人沒有明顯癥狀(可能與其心室率控制較好、或是合并房室結疾病有關)。體格檢查可發現三個"不一致"征象:心律絕對不整、第一心音強弱不等、脈搏短絀(脈率<心率)。部分病人表現為一陣一陣的發作。這使得房顫有時被稱為“隱形的殺手”,就像是一個悄悄逼近的陰影,無聲無息地威脅著我們的健康。
房顫為什么會導致腦卒中?
想象一下,心臟就像一個精密的泵,而血液則是泵中流動的液體。在正常情況下,心臟有節奏地收縮和舒張,推動血液流動。但當出現房顫時,心臟的收縮變得混亂,血液流動受阻,容易在心臟內形成渦流,進而導致血栓。這些血栓一旦脫落,就會隨著血液流動,如果堵塞了腦部的血管,就會引發腦卒中--即“中風”。


居家如何預防中風?
對于房顫患者來說,居家預防腦卒中是一項至關重要的任務,務必注意做到以下事項,一是根據醫生的指導,正確使用抗凝藥物,進行抗凝治療;二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三是定期檢查;四是癥狀識別與及時就醫。
藥物治療可緩解房顫臨床癥狀但不能根治,其主要目的是恢復竇性心律,控制快速心室率、預防血栓形成、預防腦卒中--即“中風”?;颊咝枰鶕t生的指導,正確使用抗凝藥物,目前抗凝藥物主要有華法林,此外,新型口服抗凝藥NOACs(達比加群酯、利伐沙班、阿哌沙班、艾多沙班等)。
服用抗凝藥的患者應關注是否有出血傾向,定期復查凝血常規檢查,最初是每周一次,當凝血水平穩定后每月進行一次。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對于預防腦卒中至關重要。這包括戒煙限酒、均衡飲食、適量運動、保持心情愉悅等。您可以將這些健康習慣視為維護“心臟城市”交通秩序的規則,它們有助于保持血液流動的暢通無阻。

房顫患者應定期進行心電圖、心臟彩超等檢查,以及時了解心臟狀況。同時,定期進行腦部影像學檢查,如MRI或CT,以檢測是否存在腦部血管病變。
如果您或家人出現房顫癥狀加重或出現新的癥狀,如突然出現的心慌、胸悶、肢體無力、言語不清等,應立即就醫,以免延誤治療。
結語
房顫并不可怕,輕視才是“致命真兇”。在沒有房顫時做好預防,患有房顫時正確對待,才能把危害降到最低。關注心臟健康,采取積極對應措施預防、治療房顫,是我們共同的責任,讓我們攜手一起,關注房顫,預防腦卒中。

(以上圖片部分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心血管內科三區醫生門診時間(門診2樓A區心血管內科)
星期一上午:苗 柳(5診室)、陳見紅(14診室)下午:袁 昕(1診室)
黎葉(12診室)
星期二上午:袁 昕(5診室)、苗 柳 (12診室)下午:苗 柳(2診室)
星期三上午:齊 彬(5診室) 下午:齊 彬(14診室)
星期四上午:袁 昕(1診室) 下午:黎 葉(14診室)
星期五上午:銀劍斌(4診室)、齊 彬(5診室)下午:黎 葉(3診室)
護士辦公室電話:0772-2662766 醫生辦公室電話:0772-2662763
預約方式:微信→柳州市人民醫院公眾號→智慧服務→預約掛號→內科→心血管內科門診
互聯網在線咨詢:微信→柳州市人民醫院公眾號→在線問診→內科→心血管內科

文稿:趙飛燕
審稿:覃秀金
審核:護理部房惠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