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和生活方式的改變,我國慢病患病率快速上升,慢病導致的死亡占我國居民總死亡的85%。高血壓、糖尿病等慢病患者主要防治方式為居家治療進行自我管理,而很多患者醫療知識匱乏,對藥品選擇與使用方法不清楚等導致用藥依從性差,達標率低。
早在2014年國家食藥監總局的一份統計數據顯示,我國每年大約有250萬人吃錯藥而損害健康,導致死亡的有20萬,是全國交通事故致死人數的2倍!大眾對用藥基礎知識的極度缺乏,合理用藥不僅關系到人類的身體健康,同時也關系到節約有限的衛生資源,它也是醫改的重要任務之一。
市民買藥用藥誤區不少
很多市民都有“久病成醫”的自信,認為發燒感冒喉嚨發炎等小病沒必要跑醫院,進藥店自己“開處方”,對癥買藥就可以了。
但是這樣真的正確嗎?其實,市民買藥用藥都存在很多誤區,很多藥是不能同時服用的,否則效果可能適得其反。

68歲的市民謝大爺因痛風長期反復發作、服用藥物治療效果差來到市人民醫院就診。臨床藥師介入治療后發現,患有高血壓的謝大爺長期自行服用降壓藥,恰恰是該種降壓藥中的一種成分易引起尿酸增高,引發痛風。不知情的謝大爺一面服用該種降壓藥,一面服用近20元一片的非布司他藥劑治療痛風,不僅導致病情反復無法根治,還白白浪費了不少錢。臨床藥師為謝大爺更換了降壓藥后,他的痛風病癥不藥而愈。

這么看來,不少市民對用藥知識還真是“蒙查查”,但只是有點不舒服就要跑醫院看病的節奏嗎?其實也不用,這不,柳州市人民醫院早在2020年就開始探索“家庭醫生+家庭藥師+互聯網醫療”的服務模式,填補老年慢性病患者出院后用藥無專人管理的空白,打通市民安全用藥的“最后一公里”,這樣的嘗試在柳州乃至廣西尚屬首次。
經過一年多的探索,柳州市人民醫院“家庭醫生+家庭藥師+互聯網醫療”的服務模式已取得顯著成效。
柳人醫“家庭藥師”為什么火了?
那么,家庭藥師到底有什么作用呢?通俗地說,藥師能指導大家科學合理地買藥用藥,最關鍵的就是:只吃對的,不吃貴的!
柳州市人民醫院推行的“家庭醫生+家庭藥師+互聯網醫療”的服務模式,是以藥師為主導的慢病治療藥物管理工作模式,目前共有4組“醫師藥師1+1隊伍”。家庭藥師通過與符合條件的老年慢病患者進行簽約,免費為他們發放帶有智能芯片的電子血壓、血糖儀,并安排一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醫生與院內一名臨床藥師結對,對簽約患者進行健康管理,提供個體化用藥指導。患者只需在家用智能設備檢測,相關數據就會通過智慧醫療小程序實時傳輸到醫生、藥師和患者家屬的手機上,他們就能實時掌握患者的身體情況,醫生、藥師還會通過電話隨訪和定期義診的形式指導患者用藥,提供連續性個體化藥學服務,強化患者的自我管理知識,幫助提高患者的合理用藥水平,減輕患者經濟負擔,節約醫療成本。

此前,韋先生帶著69歲的父親在市人民醫院辦理“家庭醫生+家庭藥師+互聯網醫療”簽約手續。韋先生表示,父親有5年的高血壓病史,需長期服藥控制病情,但從上個月開始,父親出現了血壓不穩定的情況。“平時我們工作也忙,上班后擔心老人自己在家忘記服藥、測血壓,簽約后自己也能在手機上查看老人的血壓情況,還有家庭藥師指導老人用藥,放心多了。”

其實,家庭藥師不僅單純為市民治療疾病,更會引導市民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和方式,使得市民的健康素養向好的方面改變,最終達到“治未病、少生病”的目的。
今年6月,醫院還新上線了預警系統,可針對監測數據出現異常值、患者未按要求監測數據、到期隨訪、到期復查檢驗/檢查指標等提醒功能,藥師能在第一時間收到提醒并采取干預措施,有效地提高了管理效率。
從幕后走向臺前,藥師成功轉型
“‘家庭藥師’的發展有利于打破‘重醫輕藥’的局面,讓大家對藥師的功能和作用有了新的了解。”藥學部主任劉代華說,“如今,藥師扮演著越來越多的角色:藥師審處方,與醫師攜手邁出合理用藥的第一步;藥師開門診,幫助患者進行藥物重整,助力邁出合理用藥的第二步;藥師服務基層,家庭藥師為群眾做好個性化用藥指導,共同邁出合理用藥的第三步;藥師搞科研,促進患者精準用藥,勇敢邁出合理用藥的第四步……一次次的轉型讓藥師逐漸從幕后走到了臺前,專業能力得到充分鍛煉,變得越來越強,也獲得了更多機遇。

未來,柳州市人民醫院會繼續利用信息化手段,持續探索高效、全面、可持續性的管理慢病患者的工作模式,讓患者感受到更多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從而提高依從性,增強其堅持規律治療的信心,更好地為龍城百姓服務。
溫馨小貼士
血壓或者血糖不穩定的患者,如果您想獲得“家庭藥師”的服務,上班時間可撥打柳州市人民醫院藥學部電話0772-2662969或到門診二樓藥學門診咨詢簽約相關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