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營養學校的課堂上,柳州市人民醫院臨床營養科營養師吳軍給市民們帶來了一堂生動的課程《疾病與營養》。

營養師主要從疾病時機體對營養需求的變化和營養在疾病治療中的作用兩個方面闡述了疾病與營養之間的相互影響和利害關系。并通過舉例感染、外傷或手術、糖尿病、痛風、腫瘤、慢性腎病等疾病時候身體對各種營養物質需求的變化讓大家了解到不同疾病狀態下營養供給的不同,以及營養治療對于感染、腫瘤、糖尿病、痛風患者的重要性,圖文并茂、通俗易懂,把復雜的醫學營養知識通過類比的形式讓大家輕松掌握。
科普小課堂
1.什么是疾病?
疾病是機體在一定的病因的損害作用下,因自身調節紊亂而發生的異常生命活動過程。這種狀態的結局可以是康復(恢復正常)、長期殘存或者導致死亡。
2.什么是營養?
營養是維持正常生命活動所必需攝入生物體的食物成分。生物從低級到高級,從單細胞生物到高等動植物,從水中生活到陸地生活,所處的環境不同,所需要的營養和攝取營養的方式也不盡相同。
3.在疾病狀態下身體的營養需求會發生什么變化?
①感染:在感染的情況下,身體為了提高免疫系統的活性,會升高體溫,并且會復制、產生大量的免疫細胞。而體溫每升高1℃,身體的代謝就會提高13%;產生新的免疫細胞,會消耗大量的營養物質比如葡萄糖、蛋白質、維生素等。如果這個時候沒有得到足夠的營養補充,身體會隨著消耗的增加而出現體重下降甚至營養不良。
②外傷/外科手術:在外傷/外科手術狀態下,身體要傷口愈合,必定會進行細胞分裂產生新的免疫細胞,會消耗大量的營養物質比如葡萄糖、蛋白質、維生素等。如果這個時候沒有得到足夠的營養補充,則不利于傷口的愈合或者出現其它的并發癥。
③糖尿病:糖尿病屬于代謝性疾病,身體代謝紊亂,會出現血糖、血脂升高等情況。
④痛風:痛風也屬于代謝性疾病,身體代謝紊亂,常常出現血尿酸升高的情況
⑤腫瘤:腫瘤細胞會無限繁殖,因為要產生大量的腫瘤細胞,所以它會瘋狂地掠奪身體的營養物質比如葡萄糖、蛋白質、維生素等。因此,很容易出現上述營養物質缺乏。
⑥腎臟疾病:患腎臟疾病的患者,由于腎臟的過濾、排泄功能障礙,會導致排出大量的蛋白質、排不出鉀,引起機體低蛋白血癥和高鉀血癥等。
4.營養在疾病治療中的作用?
很多藥物在身體內是需要通過載體蛋白來運輸的,載體蛋白就像卡車,藥物就是貨物,需要運輸到收貨人那里才能夠發揮貨物的正確用途。而這個“收貨人”就是我們身體內對應的靶器官。
①感染:比如呼吸道感染,前面也說過感染會引起蛋白的大量消耗,我們體內的“卡車”不夠用了,就沒辦法把足夠的“貨物”運輸到呼吸道,治療效果就會不明顯或者起效慢。因此,在感染的情況下,給身體提供充足的營養,能夠達到比較滿意的治療效果。
②腫瘤:腫瘤的患者往往需要進行化療,而大多數化療藥物毒性強,對我們正常細胞和腫瘤細胞是無差別殺傷的。前面也說過腫瘤細胞會瘋狂地掠奪身體的營養物質,引起蛋白的大量消耗,我們體內的“卡車”不夠用了,就沒辦法把足夠的“貨物(化療藥物)”運輸到特定的器官/組織,不僅治療效果不明顯,還會引起化療藥物毒害別的器官和組織,導致出現強烈的副作用(例如惡心、嘔吐、脫發等)。我們體內的“卡車”越少,出現副作用的概率和表現也就越強烈。合理的營養治療,不僅能夠改善患者的身體營養狀況,更可以減少化療帶來的副作用發生概率或者減輕副作用反應。
③糖尿病:在糖尿病的治療中,飲食治療(營養治療)是基礎,如果不控制好飲食,用再多、再好的藥物,餐后血糖都不一定能夠達到理想水平。合理的營養治療能夠平穩餐后血糖,減少用藥。
④痛風:與糖尿病的治療類似,飲食治療(營養治療)是基礎,如果不控制好飲食,用再多、再好的藥物,都不一定能控制好血尿酸水平,痛風頻頻發作。而合理的營養治療能夠減少痛風發作次數。
不同的疾病,身體對各種營養物質的需求不一樣。身體出現營養不良時會導致臨床的治療效果下降,而合理的營養治療,對于臨床治療效果來說是1+1>2的。傳統的認為“營養治療就是吃飽飯”的觀念是錯誤的,呼吁大家要轉變觀念,把營養作為一線治療來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