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后避孕對于保護母嬰健康、規劃家庭未來具有重要意義。產后媽媽的身體需要時間恢復,過早懷孕對母嬰健康都存在風險。
今天,柳州市人民醫院健康管理中心的專家將詳細介紹產后避孕的重要性、有效方法以及專業建議。
產后避孕的重要性
1.排卵恢復:產后如果未哺乳,可在產后1個月左右就恢復排卵,大多數的排卵恢復發生在第一次月經前。即使哺乳期閉經,仍然存在受孕可能。由于月經復潮和排卵并不同步,因此不能將是否恢復月經作為排卵的標志,所以,產后采取合適的避孕措施是必要的。
2.生育間隔:生育間隔過短將增加母親和胎兒不良結局的風險,對胎兒來說,低出生體重兒、早產、死產等風險增加,對母親來說,產前出血、貧血、胎膜早破等風險也升高,因此WHO指出,為了減少母親、胎兒和新生兒的不良結局,建議產后至少間隔2年再妊娠。
3.意外妊娠風險:產后1年內人工終止妊娠,無論是否宮腔操作,都將增加出血、感染、宮腔粘連等發生率。因此,為減少產后意外妊娠,應做好產后避孕。
產后避孕方法
1.長效避孕方法
長效避孕方法因其高效性和便捷性,成為產后避孕的首選。
含銅宮內節育器:作為長效和高效的避孕方法,帶銅宮內節育器不影響哺乳和婦女的血凝系統,可作為產后避孕首選的方法,使用時限部分可達10年以上。含左炔諾孕酮宮內節育器:約0.1%左炔諾孕酮可以通過乳汁分泌,但尚未觀察到產后6周使用含左炔諾孕酮宮內節育器對嬰兒的生長發育有不良影響。宮內節育器推薦產后4周以后放置。
皮下埋植:目前我國臨床有兩大類:國產含左炔諾孕酮2或6根型皮下埋置劑和進口含依托孕烯單根型皮下埋置劑,前者避孕時限為4-5年,后者為3年,適用于產后婦女,尤其是剖宮產、伴有產褥感染或其他宮腔并發癥的產后婦女。皮下埋植劑對產婦乳汁中蛋白、乳糖、脂肪等含量均無影響,產后6周以后放置的產婦,對哺乳的嬰兒身高、體重、頭圍等發育均無影響。
單純孕激素避孕針:適用于產后婦女,尤其是哺乳期婦女,一次注射可有效抑制排卵,持續達3個月,對產婦乳汁質量和新生兒、嬰兒無不良影響,但目前我國極少應用。
2.其他避孕方法
復方短效口服避孕藥:所含的雌激素可能降低乳汁分泌量,也可能影響乳汁成分,且產后3周內應用增加血栓發生風險,如需應用,非哺乳期女性建議產后3周以后,哺乳期女性產后6個月以后開始應用。
屏障避孕法:最常見的即男士用避孕套,產后可立即使用。
3.哺乳閉經避孕法
哺乳閉經避孕法是一種在產后短時間內使用的避孕方法,需要滿足閉經、完全或近乎完全母乳喂養以及產后6個月以內三個條件。
4.永久避孕方法
輸卵管絕育術:適用于永久無生育需求或再次妊娠時會發生極高風險危害的婦女。
產后避孕的專業建議
1.及時開始避孕:原則上,在分娩后的第三個星期開始,就有懷孕的可能,所以從這個時候開始,產后媽媽要開始采取避孕措施。
2.個體化推薦避孕方法:產后不同時期,婦女的生理狀況有變化,需要根據婦女的具體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推薦。
3. 注意避孕方法的安全性:產后避孕的安全性主要與哺乳和血栓的風險相關,應選擇對血凝無明顯影響的避孕方法。
產后避孕對于保護母嬰健康、規劃家庭未來具有重要意義。選擇合適的避孕方法,及時開始避孕,是每位產后媽媽應該重視的問題。希望本文能為產后媽媽們提供科學的避孕知識和專業建議,幫助她們做出正確的避孕決策。